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86章 考虑问题的角度(2/2)

这个年代的女人绝大多数都不识字,见识有限,心灵手巧的真是不多。

制衣铺子招女工,哪怕给的酬劳不少,也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

几个月过去了,三人的这间制衣公司只有十几个做活的人,每天起早贪黑,还是做不过来。

家境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不会让女人出来做事,招人是千难万难。

这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徐平脑子里是前世工业化时的做法,做一件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分解工序,合理安排,一群人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做出来。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想着这都是手艺,一定要全都学会了,每一步都搞清楚,才算合用的人才。

分工合作的倒不是没有,一是官办作坊里,大的有数万人,必然会要求分开合作。

但那些地方供应的大多都是皇家王公高官,要么就是军队,对质量要求苛刻,但对效率要求很低。

这种分工合作,跟讲效率的流水线作业还是有区别。

再一个是有的富贵人家,富贵得没边没沿了,家里的事情也是分工合作。

正如宋朝笔记里记载的,蔡京家里包包子的厨娘,结果问起来原来只是会剥葱丝,这种分工合作只是排场铺张而已。

这些做事方法有了流水线作业的雏形,但离着真正的工业化生产,还是差得天地之远。

徐平所讲的,是真正工业化生产的核心。

分工合作,合理安排,并不需要从事工作的人是什么能工巧匠,做出来的产品也未必就是什么难得一见的精品。

但是效率高,成本也低,可以大量地供应,用工业品的高效率代替手工艺品的精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