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赵家峪(求月(1/2)
票!)
作者: 靖仁师兄
票!)
合成营的编制还没写完就爆了,改回4个加强连,人员编成对标简化合成旅,战斗力对标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加一个旅团。
前文已更改。
以下正文:
——
旅长真心实意的祝贺独立团发财了。
这次的恭喜由于独立团的团长还是孔捷而不是李云龙所以最后的结果截然不同。
旅长恭喜李云龙,李云龙就得屁颠屁颠的把装备物资给旅长送过去。
旅长恭喜孔捷和李文英的时候,李文英则是带着旅长的嘉奖和支援的炮兵兴高采烈的回村的。
在第二天返回的路上,李文英看着属于独立团的迫击炮和炮兵,心情像根据地的天气一样晴空万里。
“这回我们独立团也有自己的机炮连了!”
张世杰在基地空间盘点着自己剩余的装备,思考着这些轻武器够不够把自己的民兵部队装备完。
“首长,想什么呢?”
“老张,咱们部队的民兵数量是上来了,但是轻武器又感觉有点不够用了,咱们以后肯定还要有更多的民兵武装,这几万支轻武器早晚有不够用的一天。
而且民兵目前的编制还比较混乱,指挥和和工作的效率都不高啊!”张世杰忧心忡忡的说道。
张世杰从根据地离开之前,红警部队根据地的民兵力量不过560人,并且分为了三类。
在没有明确编制的情况下,少量的民兵进行简单的任务还可以。
但是根据第接下来要进行大量的土木工程建设和工业设施建设,而且为了未来的军事工业项目,还要提前做好对大孤山进行山体开挖!
这个工程量可是不小啊!
需要的民兵人力肯定也不少,目前保守估计一万人是打不住的!
所以后续的工作还要按照所需的任务进行指挥管理。
光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睡能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没有红警部队这种高效的团队和红警战士们的坚决服从,张世杰光管这些人的生活问题就足以让张世杰焦头烂额了。
“首长,要不我们组建生产建设总队吧!
按照解放军的三三建制,让解放军战士当班长,少尉任分队长,中伟任中队长,上尉任大队长、少校任支队长,并且还可以再根据日后的部队发展,分别规划为工程建设总队、工业生产总队和农业生产总队!
大队以上配郑智/管理间谍和工程师队伍,日常由政工干部管理,工作时由工程师带领,战时由作战军官指挥!
这样不光有了合适的编制便于管理,还加强了部队的后备战斗力,而且民兵就可以自行完成保障工作!”
对于张宁的讲述,张世杰越听眼睛越亮!
“兵团模式?
!
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呢!
采用兵团模式进行生产建设,再用解放军的三三编制进行管理,既方便工作开展也保障了民兵部队的战斗力!
而且我们还可以采用战备值班的方式让民兵们轮换训练,还能加强我们根据地的保卫力量!
老张,这事就交给你了!”
“是!
首长!”
想清楚这些问题后,张世杰的心情再次开朗起来。
“走!
咱们回根据地!
带些粮食、被服之类的物资来,正好再去一趟赵家峪!
先给李云龙这老小子打个埋伏!”
张宁闻言笑着问道:“首长,这事你还没忘呐?”
“这我可不能忘!
就李云龙给我整的这些花活,我特么记他一辈子!”张世杰此时咬牙切齿的说道。
张宁见状直呼不能得罪小心眼!
“李云龙啊李云龙,你惹谁不好?
惹这个小心眼干嘛?
!”张宁不禁想到。
于是,张世杰下达命令道:“一连、二连、炮连!
10分钟准备时间,马上出发!”
“是!”
3小时后,张世杰带领部队在返回根据地的路上行进着。
张宁一边行进,一边拿着地图说道:“首长,根据地图显示,赵家峪距离我们不到三公里了!”
张世杰看了眼地图,拿起步话机对前出的侦查组问道:“上海,我是BJ!
根据地图显示中转目标位置距离伱处仅有一公里左右距离,注意侦查附近是否有村落,完毕!”
“上海明白!”
在接到张世杰的命令后,侦查组再次扩大了侦查搜索范围。
“01,我是07,行进路线上发现一个村落,应该是中转目标,请指示!”
“07,我是01,报告坐标位置!”
“01,我是07,坐标位置:866, 517,完毕!”
“01收到,08、09,前往07位置协助侦查确定目标,完毕!”
“08收到!”
“09收到!”
在接到特战队员侦查到的情报后,高志强立刻对张世杰做出了汇报。
就在确定该区域就是赵家峪后,张世杰便明确目标,带领部队向赵家峪前进。
张世杰向赵家峪行军不要紧,但赵家峪的居民看到这么多军队驶来,心中有着说不尽的忐忑!
老话说的好,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现在这个时期的百姓,基本都经历过军阀混战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军队是个什么德行想必大家都有了解。
或者说,自从明末以来,无论是清军还是北洋军或地方军阀之流都是如此!
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唯一真心实意对人民群众好的只有这支军队,唯一让人民当家做主的只有他的红旗!
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最伟大的人是谁?
正确答案是人民!
可如果没有他,不会有这个答案!
随着张世杰带领红警部队来到赵家峪附近,赵家峪的父老乡亲在村长赵德旺的带领下,手中拿着自己本就为数不多的粮食向着红警部队走来。
“老总,一路辛苦,我赵德旺携全体村民给您送了些军粮过来,希望老总您不要嫌弃!”
说着,这名老村长便要将手中的粮食送给红警战士们。
赵家峪位置偏僻,基地面积不多,村民们之所以在此处安身也只是因为这里相对而言更安全一些罢了。
但是即使地理位置偏僻,依然少不了被光头党里五子登科的官员剥削。
实际上,赵家峪的乡亲们是不愿将粮食献出来的,贫瘠的土地养活这些百姓已经十分不易了,大家再从本就不够的粮食里拿出一部分,那今年的冬天就更加难过了。
一名红警战士对村长赵德旺说道:“老先生,这些东西我们不能要,我们的部队是有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嗯?”
赵德旺和周围的乡亲们闻言一愣。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他们是八路军?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