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8章 根据槃互,大戏序幕(2/3)

除了词多了些,也没别的难度了。

倒是之后的礼拜两宫,却是两宫今日都没空来,只让他一人背词儿。

等到间歇休息的时候,朱翊钧才有空唤来张宏问道:“两宫今日做什么去了?”

虽说彩排这事也就是个过场,但两宫没有更重要的事,也不可能会缺席。

张宏答道:“贵妃娘娘和皇后娘娘,今晨一早就出宫去了。”

朱翊钧疑惑道:“出宫去了?”

张宏压低了声音:“昨夜,德平伯李铭故了。”

“不仅两宫,内阁、六部九卿,勋贵大多都去告慰了。”

朱翊钧恍然。

德平伯李铭死了,难怪这么大排场。

这可不是一般勋贵,这是他娘亲的老父亲,俗称的大国丈。

当然,不是现在这两个娘亲,是先帝的原配,孝懿皇后。

这位原配,嘉靖三十一年嫁给了先帝,嘉靖三十七年就病逝了。

虽说病逝了,但是原配就是原配,以后哪怕两宫死了,都没资格升祔太庙,陪祀先帝身侧,只有这位原配才行。

所以大国丈去世,两宫多少都得给几分面子。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张大伴,替我也去告慰一番,说些场面话就行了。”

尽孝这种事,别人都不好拦着。

等他遣人到府上的事大家都习惯了,便算是小有所成了。

朱翊钧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延伸权力的试探。

张宏领旨,便躬身退了下去,刚好与蒋克谦擦身而过。

蒋克谦与张宏打了个照面,颔首算是见过。

而后便来到朱翊钧身侧,刚要说话便被朱翊钧打断:“不急的话等本宫忙完。”

眼下跟礼部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时候已经不早了。

眼见就要结束,他也不想分神,干脆弄完再处理,毕竟他现在也不会有多急的事。

蒋克谦很是识趣地退到了一旁。

又过了两刻钟。

朱翊钧才熟悉完礼部这一套登极大典。

他走到不远处,跟礼部尚书吕调阳见礼道:“吕尚书,登极仪注我已尽数知晓了,若是无事的话,便先回宫了。”

吕调阳笑容很是和煦。

先是行了一礼才道:“殿下果然颖悟绝伦,礼部这边无事了,殿下不要误了明日的时辰就是。”

朱翊钧笑了笑:“吕尚书说笑了,本宫学史,还未听闻有登基误了时辰的。”

他与吕调阳又说了两句,便领着侍卫宫人离开了。

出了殿,才示意左右离远些,留下蒋克谦。

蒋克谦得了皇太子眼神看来,立马会意:“殿下,昨夜德平伯李铭死了。”

看看,这学问还不如张宏,人家还知道说故了,到你这儿就来一句死了。

朱翊钧腹诽一句,也知道不能对艺术生要求经学造诣。

打断了蒋克谦:“我知道此事,说重点就是。”

蒋克谦低头应是。

而后继续道:“殿下,张四维前去告慰,与张阁老前后脚一块到的。”

“二人在德平伯府上呆了一会,虽然做了掩饰,但我的人分明看到他们有过几次暗中的交谈。”

朱翊钧一怔。

旋即神色凝重看着蒋克谦。

张四维是晋党的人,整个晋党都在高拱手下做事才对。

为此,高拱特意把张四维调到吏部任了个侍郎,关系可见亲近。

如今怎么跟张居正搅到一块去了?

他一直以为是高拱被罢免后,晋党不得不攀附张居正,张四维才在张居正手下做事的。

如今看来,时间比他意料中的要早很多。

蒋克谦继续说道:“随后,张四维便去了兵部尚书杨博府上,过了半个时辰才出来,应该商议了什么事。”

朱翊钧皱眉问道:“张阁老呢?”

蒋克谦回道:“回内阁了,路上也无停留。”

朱翊钧放缓了脚步,开始思忖起来。

这架势,不会是对着他来的。

要对付他,张居正应该是去找高拱,而不是越过高拱联络张四维。

那么……

是张居正这就要背刺高拱了?

挑在这个时间点,自己明天登基,李贵妃摇身一变,就是李太后。

凭借着冯保在司礼监使劲,促使他娘亲罢免高拱,再策反晋党之流,防止高拱掀桌子?

高拱呢?

难道浑然不知,坐以待毙吗?

朱翊钧看向蒋克谦:“元辅呢?

在做什么?”

蒋克谦答得飞快,显然心中有腹稿:“根据下面的人说,元辅昨日见了谏台葛守礼。”

“二人在公房中谈论良久,随后葛守礼便回去召集了御史。”

“至于具体什么事……臣无能。”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无妨:“今日呢?”

蒋克谦回道:“元辅今日去德平伯府上告慰了,并未见什么人,只是遇到两宫,场面上各自说了几句。”

说罢,他又想起什么,补了一句:“对了,文华殿传来消息说,今日廷议元辅拟票,由张阁老视山陵。”

朱翊钧仔细听着,脑海中思绪转得飞快。

看样子,两边都动起来了。

高拱昨日授意了葛守礼什么,或许是与冯保有关。

顺便支走了张居正,俨然一副准备伸展拳脚的样子。

而后被张居正察觉了端倪,便准备要背刺高拱。

策反晋党,就是其中的一环。

所以届时是高拱在明处,张居正在远处。

只有他朱翊钧,既在暗处,又在近处。

想明白这一层,朱翊钧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他应该是什么立场?

高拱和张居正留哪一个?

毋庸置疑,那只能是张居正。

单论治政而言,张居正要超出高拱太多,推行新政,只能是张居正,而非高拱。

再以他夺权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是张居正。

高拱的威望太高了。

先帝义父一样的人物,高居首辅之位多年,又是吏部天官,台谏是他的走狗,户部是他的后院,地方督抚视他为举主,朝堂各党在他身下婉转哀鸣。

这样的角色,他哪怕有高仪助攻,短时间也压制不住。

反而是张居正,资序与高仪,也不过两可之间。

张居正是新法领衔,高仪也是清流魁首,高仪背靠着自己,在内阁撑起架子,还真不会让张居正独大。

所以,高拱,必须要败。

但是怎么败是个问题。

不能太难看,也不能闹得太厉害,而且……最好给冯保扒下一层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