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章 文香极力促亲事(1/2)

高郁微微一笑,便向马殷讲述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往事。

刘秀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九世孙,但不是刘邦的直系子孙。

受汉武帝推恩令的影响,到了刘秀这一代,他家的地位已经跟普通百姓没啥差别。

刘秀九岁时就失去父母,成为了孤儿,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

他有两个哥哥,长兄刘縯,次兄刘仲,都是气度恢宏、轻财仗义之人,在当地小有名气。

刘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被当地人们称赞。

年轻的刘秀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新野有名的美女阴丽华,当即被她吸引住,对她一见钟情。

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不过他的愿望看似不着边际的空想,因为他们的差距太大。

阴丽华绝对算得上是白富美,刘秀不过是一个穷小子。

此时王莽已经篡夺了汉室江山,建立新朝。

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打压,刘秀家早已失去贵族的身份,论起乡里的财势与声望,刘家是远远比不上阴家。

阴家系出名门,是辅助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得力助手管仲的后人。

阴家虽没有入仕为官,却是刘秀家乡南阳一带有名的富豪,家里有用不完的钱财。

刘秀虽然痴迷于阴丽华貌美德贤,想娶阴丽华为妻的愿望,看起来是十分渺茫的。

反过来说,假如美慧秀丽的阴丽华那时候就嫁给了刘秀,在如花美眷的陪伴下,刘秀也许会就此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不是有句话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吗。

阴丽华美名远扬,家境富裕,自然引来许多豪族子弟向阴家求亲,无奈都被婉转拒绝。

刘秀更是不敢贸然行动。

不过以他刘家后裔的身份,想要在王莽新朝获得立足之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秀要实现他的两个心愿,迫使他不惜一切代价地另谋发展。

王莽篡汉以后,托古改制,结果弄得民不聊生,荒旱连年,兵锋四起。

山东有赤眉军起兵,湖北有绿林军造反。

二十八岁的刘秀和大哥刘縯一起,借机利用宗族势力起兵,并与进入南阳的绿林军联合起来。

为了顺应人心思汉的潮流,他们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以“反莽复汉”为口号,改元更始,一路攻略,战无不胜,很快光复了大片中原之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威望日增的刘縯受到更始皇帝刘玄的猜忌,被刘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

领兵在外的刘秀自知势单力薄,强忍悲痛,主动回到宛城谢罪。

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深感刘秀前程远大,抓住机遇,说服家人,把十九岁的阴丽华嫁给了刘秀。

当时刘秀二十九岁,阴丽华十九年。

刘秀忍辱负重,不为哥哥举办葬礼,反而与倾慕多年的爱人阴丽华热闹地举行了婚礼。

洞房花烛夜之后,天天花天酒地,一副及时行乐的模样。

刘玄对他放了心,认为刘秀不过是纨绔子弟一个,因此刘秀得以躲过杀身之祸。

对于大哥的冤死,刘秀只能表面上强颜欢笑,到晚上才敢躲在被窝里面痛哭,把枕头都哭湿了。

阴丽华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量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

夫君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

阴丽华虽是女子,却颇有见识,刘秀十分听她的话。

通过一番计划,阴丽华回娘家暂住。

刘秀告别新婚三月的爱妻,以有名无实的大司马虚衔,带着少数人马渡过黄河。

他一路上废除苛政,争取到了民心,赢得了河北官吏、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不料,邯郸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假称自己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也聚众起事,自立为王。

一时之间,王郎声势浩大,实力剧增,成了刘秀最大的对手。

当时的河北,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就是真定王刘扬。

刘扬拥兵十多万,正犹豫着是否要归附邯郸的王郎。

刘秀派遣部属刘植前往劝说刘扬,刘扬同意和刘秀联合,但提出了一个极有个性的条件,那就是要和刘秀联姻。

这是因为刘扬知道刘秀能力极强、宽厚大度又深得民心,早晚必得天下。

如果和刘秀成了亲家,自然可以确保家族长久的荣华富贵。

刘扬恰好有一个外甥女叫郭圣通,年龄和阴丽华相当。

郭圣通长得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很受家人喜爱。

刘扬便趁机为其择得良婿,以作后图。

鉴于当时险峻的形势,刘秀权衡再三,也只好答应娶郭氏为妻。

因为他如果不同意,必然把刘扬的十万大军推向了对手王郎。

在王郎和刘扬的合力攻打之下,刘秀立刻会遭受灭顶之灾。

如此一来,不要说他的中兴汉室、匡扶天下的心愿不能实现,就是性命都恐怕难以保全,又何谈与阴丽华长相厮守?

刘秀和郭圣通成亲之后,终于依靠刘扬的十万大军击败了王郎,廓清河北。

之后更始帝败亡,刘秀另树一帜,自立为帝。

刘秀很快统一河北,又夺下洛阳。

随后定都洛阳,派人接阴丽华来到洛阳。

但这时候刘秀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该立谁为皇后,阴丽华是结发之妻,又和刘秀感情深厚,自然是第一人选。

但是郭圣通身后却有刘扬等人的庞大势力,刘秀很是为难。

换做一般的女人,此时肯定是吵翻天,用眼泪来征服刘秀,争到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

但阴丽华在得知刘秀要立自己为皇后时,反而极力劝说刘秀立郭圣通为后。

最终刘秀立了郭圣通为皇后,避免了朝局可能出现的动荡。

阴丽华却要留下仁厚贤淑的美名。

阴丽华虽然失去了皇后之位,但没有失去刘秀的宠爱。

看到阴丽华为自己承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刘秀愈加宠幸她。

此后每次外出征战,刘秀都要带着阴丽华一同前往。

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光复了汉室,统一了天下。

此后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阴丽华也陆续生了五名子女。

在建武十七年,郭圣通因嫉妒阴丽华失德,被刘秀废了她的皇后之位。

刘秀随后改立阴丽华为后,当然贤惠的阴丽华也当得起这个皇后之位。

高郁讲完之后,对马殷说道:“将军现在的局面和光武帝有相似之处,何不效仿光武帝,应承这门亲事。”马殷却依然摇摇头,说道:“马殷可不敢和光武帝比肩。

光武帝雄才大略,自是一代明君。

但此事做的却并不那样妥当,毕竟他背叛了自己当初的诺言,有负于阴丽华。

马殷宁肯不要他们的辅佐,也不能对不起文香。”

高郁顿时大怒,说道:“你真是食古不化,目光短浅,怎能让儿女私情蒙蔽了双眼!

你要是应了这门亲事,得来的虽然不是十万精兵,但却能很快得到潭州士人的拥戴,这比十万大军强上数倍。

你的目光短浅,太令高某失望了。

高某这就告辞,你另请高明来辅佐!”说完,高郁站起身来,就要离去。

马殷愕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先生暂且息怒,请稍安勿躁。”紧接着文香出现在门口,挡住了高郁的去路。

高郁无奈,只得气呼呼地返身坐下。

文香轻移莲步,走到了马殷面前。

马殷连忙扶她坐下,柔声责怪道:“你怎么这样不听话,挺着一个大肚子,还到处乱跑。”

文香微微一笑,把马殷拉到身边坐下,说道:“我没事的。

你们刚才的话,我已经听到。

我觉得叔父和高先生说的在理,你再让你还惹得高先生不快?” 马殷说道:“他们都知道我对你的感情,却还劝说我再娶他人。

之前杏兰之事,我已经有愧于你,现在自然不能再有负于你。”文香娇嗔地说道:“难道妾身在夫君眼中就是这样的小气女子吗?”马殷连忙说道:“夫人大度包容,马殷自然清楚。

可是马殷实在不愿做让你委屈的事情。”

文香摇摇头,说道:“夫君差也。

夫君不只是妾身一个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