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章 许德勋偷袭江陵(1/2)

杨行密在攻打鄂州之前,派出使者来到潭州。

马殷此时正在府衙的大堂和众人议事。

得到门卫禀报着,心中有些疑惑,自己从来没有和杨行密有过来往,他怎么派来使者?

马殷不愿意和杨行密有什么交往,因为这样容易惹恼朱温。

毕竟现在的朱温势力大增,又掌控了朝廷,不能轻易得罪。

再说高郁当年定下的策略就是“尊奉天子”,如今天子在朱温手上,自己也只能跟着朱温混日子了。

马殷本不想见这个使者,以免引起朱温的不悦和猜忌。

但是又想到杨行密把自己的弟弟大度的送回来,又没有额外索求什么,自己要是不太过绝情,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

马殷想到这里,朝门卫说道:“把他带进来。”

不一会,杨行密的使者来到大堂,拜见过马殷之后,说道:“小的奉吴王之命,特来拜见大帅!”马殷问道:“吴王派你见本帅来有何事?”使者说道:“我家大王让我转告大帅,朱温蛮横跋扈,是天下的公害,依附于他迟早受害。

我家大王请大帅与他断绝关系,愿与我家大王结为兄弟,共同对付朱温。”马殷说道:“此事容本帅细思一番。

尊使一路辛苦,请先下去休息。

等本帅想定,再请使者相谈。

来人,带使者去迎宾馆,好生招待!”使者告辞而出。

使者出去之后,马殷朝众人问道:“诸位兄弟,对此事有什么看法?”马宾毕竟受过杨行密的恩惠,自然希望和杨行密修好,便说道:“吴王地广兵强,又和我们邻接,我们不如和他结好。

应该和杨行密搞好关系,结为同盟,相互照应,又有利于通商来往。”

许德勋却说道:“朱温虽然无道,然而他毕竟挟持着天子,并以此号令诸侯。

大帅一向敬奉王室,对朝廷进贡称臣,才换来目前的局面。

末将建议,不如拒绝杨行密,一心事奉朝廷,才是长久之计!”自己的同袍秦彦晖和李琼轮番出场,建功立业,作为职位和他们相当的武安军大将,许德勋自然不甘于人后,因此积极发言,显示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高郁也说道:“杨行密当年杀了孙儒以及许多原蔡州将士的亲朋同袍,军中不少将士和杨行密有血海深仇。

如果我们和杨行密交好,恐怕会引起军心不满。

大帅犯不着为了杨行密,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

马殷听完,说道:“高先生和许兄弟说的极是。

我意已决,继续采取用高先生的‘上奉天子下安士民’之策 。”马殷转而对马宾作色,喝道:“杨行密不事天子,一旦朝廷发兵征讨他,必然连累我获罪。

你不能因为他有小恩于你,就替他说话,你不要给我招祸!”马殷接着对拓跋恒说道:“拓跋兄弟,你明日去把那个使者打发了。

也不要和他说什么,让他回去就是。”拓跋恒遵命。

马殷摆摆手,众人告辞而出。

马殷晚上回到府中,把马宾和马存叫来,一起共进家宴。

酒过三巡,马殷见马宾似乎心中不悦,便说道:“二弟,你的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在众人面前,我不能直接赞同你。

你要理解大哥的难处。”文香也劝道:“二叔,你大哥要顾及各方面的感受,不能不如此做。

你是自家人,话说重了,也没有什么。

可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会记仇的。”

马殷接着把自己真实想法,告诉了文香和两个兄弟。

马殷心中其实很欣赏杨行密,杨行密出身寒微,和马殷一样。

杨行密身上透着一股英雄豪迈之气,而且仁厚爱民、宽待下属,与马殷的性格也颇为相像。

.马殷因此在刚登上帅位之时,就曾想同杨行密尽释前嫌。

但尊奉天子,,联曹朱抗吴是高郁为他定下的基本方针,不能轻易放弃。

又何况与杨行密结盟,淮蔡旧部们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原淮蔡的将士大多有亲人或者是部属死在了杨行密手中,比如张佶、秦彦晖、许德勋,这些人都是马殷军中的担任要职,马殷不可能不顾忌到这群人的感受。

因此马殷真实的打算就是,在表面上,继续尊奉大唐天子、交好支持朱温、对杨行密持敌对态度。

而在暗中,但没不去和杨行密真的斗个你死我活,不和杨行密搞得过分恶劣。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牢牢地保住自己的地盘。

马殷让马宾可以私下和杨行密联络,但不要给什么承诺。

马宾在马殷和文香的开导下,豁然开朗,欣然应承。

不久,马殷又接到了朱温逼迫昭宗下的诏书,让马殷出兵救助杜洪。

接到旨意,马殷有些犹豫,即召集文武众人一起商议。

等众人到齐,马殷便把昭宗的诏书的意思告诉了众人,征求意见。

高郁当先说道:“如今大唐天子不过是朱温的人质,命在旦夕。

前不久还写下求救信,秘请杨行密、王建和大帅讨伐朱温。

现在又反其道而行,足见他已经成了傀儡。

但是这毕竟是朱温的意思,我

们不便明确拒绝。

我们可以大造声势,派出一支人马出去做个样子应付一下,犯不着为了杜洪和杨行密死战。

一旦开战,必有损失,朱温又不会给我们补偿。”

高郁既然如此说,其他众将也没有异议。

这些人都和淮南军交过手,知道他们不好对付。

能避免一场恶战,那自然是最好。

许德勋接着说道:“军师所言极是。

我们没有必要为朱温、杜洪火中取栗。

但是我们也要防着杨行密得到鄂州之后,转而南下攻打我们。”

马殷不打算和杨行密结盟,但却也并不打算真心救援杜洪,因为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家底,可不能随意给败掉了。

马殷虽然仁厚乐善,但也精明谨慎。

救援杜洪,必然要和淮南军进行殊死搏杀,肯定有损失,朱温又不会给出军费。

而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马殷对两位邻居成汭和雷彦威一直保持着警惕,自己贸然出兵救援杜洪,也许让他们成了渔翁。

马殷听完,自己又权衡再三,说道:“军师和许兄弟说的是,那我们就派出一万水军、两万陆军,缓缓北上。

先赶到岳州附近,在相机行事。

许德勋兄弟,这次就要请你为主帅,率兵出征。”这时姚彦章在衡州当刺史,李琼镇守桂州,秦彦晖镇守连州,李唐当永州刺史,王环驻守醴陵,都分不开身。

再说许德勋对于没有安排他领兵出征,已经有些怨言。

马殷这才把这次任务,交给了许德勋。

许德勋大喜,一口应承,转身出去准备。

数日之后,许德勋率领水师战船开始出征,名义上为救援杜洪,但故意放慢行军速度。

马殷打算观察下成汭和雷彦威的动静,再作下一步的部署。

正在此时,雷彦威的使者来到潭州,求见马殷。

使者见到马殷后,便把雷彦威的意思转告了马殷。

马殷听后,当时没有表态,依然是让使者下去等待消息,他要好好思考一下。

许德勋已经带兵出发,马殷把高郁找来商议。

高郁一到,马殷便说道:“高先生,雷彦威约我一起偷袭江陵。

你看如何?”高郁想了一下,说道:“最近成汭实力大增,确实对我们有威胁。

如能削弱他的实力,自然是好事。

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可能会得罪朱温。

我看还是不要答应雷彦威为好,以免得不偿失。

请大帅三思!”

马殷犹豫了一会,说道:“这成汭是我们目前周边最大的势力,迟早会对我们不利。

我看他这次倾巢而出,目的不是救援杜洪,而是要吞并鄂州。

他的实力本就不弱,如果他得到武昌军,那未来必然觊觎我们。

我想答应雷彦威的请求,去偷袭江陵。

如此一来,不管成汭和淮南军的胜败如何,他的实力必然受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