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章 朱温霸媳被子杀(1/2)

史建瑭、李嗣肱齐声道:“你如果真有奇计,愿听指挥!”李存审于是引兵趋下博桥,令史建瑭、李嗣肱分道巡逻,遇有梁卒,立刻擒来。

自己分麾下为五队,统令衔枚疾走,沿途遇着梁兵,无论是做侦探的,或是做樵夫的,一概拿住,带回下博桥。

史建瑭、李嗣肱,也抓得一二百人回来。

李存审命一一杀死,只留下数人,断去一臂。

让他们回去报道:“你们为我转达朱公,晋王大军已到,叫他前来受死!”断臂兵奔回梁营,当然依言禀报。

刚好朱温引来杨师厚兵,助攻蓨县。

朱温听着断臂兵的报告,却也是胆颤惊心。

即与贺德伦分驻营寨,相隔里许。

贺德伦也很是戒备,派兵四巡,慎防不测。

不想到了日暮,营外忽然火起,烟雾冲霄,接连是噪声大作,箭镞齐来。

贺德伦忙命亲卒把守营门,严禁各军妄动。

外面乱了一两个时辰,到天色昏黑,方才散去。

贺德伦检查军士,又失了一二百名。

有人说是变起本军,却不知真伪。

偏是朱温营前,又有断臂兵突入。

并大呼晋军大至,贺军使的军营,已经失陷。

朱温惊愕异常,立命毁去营寨,乘夜逃走。

天昏不辨南北,竟然迷路,枉自多走了二三百里,这才到达贝州。

贺德伦听说梁主逃回,也立刻退军。

不久后,贺德伦再遣侦骑去探明虚实。

侦探返回梁营,报称晋军实际上并没大出,不过令先锋游骑,先来示威。

贺德伦听着,虽然有着三分惭愧之色,但毕竟是朱温先逃,便聊自解嘲。

只是朱温闻知之后,叫他如何忍受,不免又忧又恚。

于是病又加剧,不得已在贝州养病,令各军陆续退归。

晋军计却大敌,欢声雷动,众人都称李存审善谋。

当时,李存审听说朱温亲自带兵来到,与贺德伦分营驻扎,便知朱温已经堕入计中。

于是将前时俘斩的梁卒,从尸身上剥下衣服,令游骑穿着,伪装成梁兵,三三五五,混到了贺德伦营前。

贺德伦虽有巡兵四察,但他们以为是本营士卒,于是不加查问。

那些冒充梁兵的晋军,就在梁营前放火射箭,喊杀连天,乘间又抓住了几十个梁兵,依着李存审的密计,把他们断臂之后放走,令他们去吓唬朱温。

朱温被他们一吓,果然远逃,连贺德伦也立足不住,拔营退去。

李存审仅仅用几百个晋军,吓退了七八万梁兵。

朱温一病数十日,好容易有了起色,便自贝州来至魏州。

博王朱友文,自东都过来拜见,请朱温还都,朱温于是启程南归。

朱温回到洛阳,不久病体少愈。

刚好博王友文,新创食殿,献入内宴钱三千贯,银器一千五百两,便就在食殿开宴,召宰相及文武等人侍宴。

酒酣兴发,泛舟九曲池,池塘并不很深,舟船又大,本来是没有什么危险。

不料荡入池心,突然遇到一阵怪风,竟然将舟船吹翻。

朱温掉入池中,幸亏侍从竭力捞救起来,差点溺死。

转而乘小舟抵岸,累得拖泥带水,惊悸不堪。

时方初夏,天气温和,急忙换了衣袍,进入大内。

从此心病愈甚,夜间常常失眠,常常令妃嫔宫女,通宵陪着,还是觉得惊魂不定。

那燕王刘守光屡陈败报,一再求援。

朱温因病不能兴兵,对近臣说道:“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想太原余孽,猖獗至此。

我观他志不小,必为我患。

上天又想夺走我的余年,我若一死,诸儿均不足与他匹敌。

恐怕我死无葬身之地了!”说到这里,哽咽数声,竟然晕了过去。

近臣急忙呼救,才得苏醒。

从此总卧床上,常不视朝,内政因病也不能理,外事更是无暇过问。

这年岐、蜀不和,经常交战。

蜀主王建曾将爱女普慈公主,嫁给岐王从子李继崇。

岐王因是亲戚相关,经常遣人来求货币,蜀主无不照给。

接着又要巴、剑二州,蜀主王建怒道:“我待遇李茂贞,也算情义兼尽。

奈何求货不足,又来求地,我若割地给他,便是弃民。

宁可多给货物,不能割地。”于是又发给丝茶布帛七万,交来使带还。

李茂贞因求地不成,屡向李继崇说及,有不平之意。

李继崇本来就嗜酒使气,夫妻之间常常吵嘴,至此更加益反目。

普慈公主暗中派遣宦官宋光嗣,用绢书禀报蜀主,要求回归成都。

蜀主王建便召公主回去,留住不遣,用宋光嗣为閤门南院使。

岐王大怒,与蜀绝好,遣兵攻打兴元,被蜀将唐道袭击退。

岐王又派彰义节度使刘知俊,及从子李继崇,发大兵攻蜀。

蜀命王宗侃为北路行营都统,出兵搦战,被刘知俊等杀败,奔逃到安远军。

刘知俊等进兵围攻,蜀主倾国来援,大破岐兵。

刘知俊等狼狈退回。

不久刘知俊被岐将进了谗言,兵权被夺,举族迁往秦州。

三年后,秦州被蜀所夺,刘知俊因为妻小被

掳,便背岐投蜀去了。

那朱温连年抱病,时发时止。

他虽然已逾花甲之年,只一片好色心肠,到老不衰。

自从张妃死后,篡唐登基,始终不立皇后。

昭仪陈氏,昭容李氏,起初统都以美色得幸,渐渐的色衰爱弛,废置冷宫。

此外后宫妃嫔,随时选入,不是没有丽容,只是朱温喜新厌旧,今日爱这个,明日爱那个,多多益善,博采兼收。

甚至儿媳有色,他也下令入侍,与她们苟且。

博王朱友文,颇有才艺。

虽是朱温的假子,却很是怜爱,比对亲儿还要优待。

朱温迁都到洛阳,留他驻守汴梁。

朱友文的妻子王氏,生得貌美似花,被朱温涎羡,便借着侍疾为名,召她来到洛阳,留陪枕席,王氏也不推辞,曲意奉承。

但只有一个交换条件,令假翁承认,就是梁室江山,将来须传位朱友文。

朱温既爱朱友文,又爱王氏,自然应允。

偏偏暗中有一个反对的雌儿,与王氏势不两立,存了一个你死我活的意见。

这人就是朱友珪的妻子张氏。

张氏姿色,也很妖艳,但是略输王氏一筹。

王氏未曾入侍之时,她早已得到了朱温的专宠,等到王氏应召进来,其翁的爱情,一大半移到王氏身上,渐渐的把张氏冷淡下去。

张氏含酸吃醋,很是不平,因此买通宫女,专伺王氏隐情。

一日朱温屏去左右,专门召来王氏入室,对她说道:“我病已深,恐怕不起。

明日你往东都,召朱友文前来,我要嘱咐后事,免得延误。”王氏大喜,即出来整顿行装,此日启程。

这个消息,有人瞧透机关,连忙报给张氏。

张氏即转告朱友珪,边说边哭道:“官家将传国宝付与王氏,带去东都了。

要是被他们夫妇得志,我等统要死了!”朱友珪听了,惊得目瞪口呆,见爱妻哭泣不休,不由的泪下两行。

正在没法之际,突有一人插口道:“欲要求生,须早用计,难道相对哭泣,便没事吗?”朱友珪愕然一看,却是仆夫冯廷谔,把他呆视片刻,扯他到了别室,谈了许多密话。

忽然从崇政院遣来诏使,他得报之后,急忙出来接受诏旨,才知被派出去任莱州刺史。

他愈加惊愕,勉强定了神,送回诏使。

回来告诉冯廷谔,冯廷谔道:“近来左迁官吏,大多被诛。

事已万急,不行大事,要死在目前了!”

朱友珪于是改装微行,暗中来到左龙虎军营,与统军韩勍密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