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6章 晋梁鏖战胡柳陂(1/2)

刘岩即在梁贞明三年,正式即皇帝位,初立国号大越,不久又改为汉,史称南汉,并改元乾亨。

追尊刘安仁为文皇帝,其父刘谦为圣武皇帝,其兄刘隐为襄皇帝,建立三庙。

在朝中设置百官,以杨洞潜为兵部侍郎,李衡为礼部侍郎,倪曙为工部侍郎,赵光裔为兵部尚书,都委以平章事。

这赵光裔自以为从唐起他们就是世族,因此不愿意为刘岩效力。

经常怏怏不快,希望早日回到中原。

刘岩便伪造赵光裔的手书,遣使走小路送到洛阳,把他的两个儿子赵损、赵益以及他的家属一起骗到了岭南。

赵光裔见了他们之后十分惊喜,此后尽心为刘岩效力。

乾亨二年(918年),刘岩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内,正式改国号为汉,即南汉。

刘岩起初想要称帝的时候,怕王定保不听从号令,于是派遣王定保出使荆南。

王定保返回岭南后,刘?还是怕他不会听从自己的意思。

于是派倪曙慰劳王定保,将建国称帝的事情告诉他。

王定保却说道:“既然建国了,可我一进南门,却发现从前朝清海军的匾额还挂在城门上,这样恐怕会遭到四方的取笑啊。”

刘岩听说之后,笑着说道:“我防备王定保非常久了,竟然没想到这一点,怪不得他会嘲笑。”南汉乾亨三年,刘岩册封越国夫人马殷之女为皇后。

同时派人去吴国,建议吴王称帝。

不久,徐温带领将帅以及藩镇官吏,请求吴王杨隆演称帝,吴王刚开始没有答应。

徐温不悦,又带人多次劝进。

杨隆演被逼无奈,毕竟不敢过分得罪徐温,只得答应。

于是在唐天祐十六年,即梁贞明五年四月,戊戌朔(初一),吴王杨隆演登王位。

国号为吴,史称南吴。

接着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武义。

修建宗庙和社稷坛台,设置朝廷百官,宫殿的礼乐典章全用天子的礼制。

以金行继承唐的土行,腊月用丑。

改谥武忠王杨行密为孝武王,庙号为太祖;改谥威王杨渥为景王;尊他的母亲为太妃。

同时任命徐温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东海郡王。

任命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仍然领管江州团练使。

任命扬府左司马王令谋为内枢密使,掌书记殷文主为翰林学士,馆驿巡官游恭为知制诰,前驾部员外郎杨迢为给事中。

严可求为门下侍郎,骆知祥为中书侍郎。

杨隆演立弟杨濛为庐江郡公,弟杨溥为丹阳郡公,弟杨浔为新安郡公,弟杨澈为鄱阳郡公,儿子杨继明为庐陵郡公。

杨濛素有材气,受封庐江郡公之后,依然对徐温专权不满,曾感慨道:“我国家竟为他人所有乎!”徐温得知,非常厌恶杨濛。

同年冬调杨濛任楚州团练,次年改任舒州团练。

吴王杨隆演本意是不愿称帝,只是为徐氏所迫,勉强登台。

而且徐氏父子,专权日久。

杨隆演无论如何懊怅,都不敢形诸颜色,所以心中怏怏,整日沉默少食,以致疾病缠身,不视朝。

当然他上朝也没有什么用,就是傀儡一个。

吴国和南汉正式建国,梁廷自然大怒。

朱友贞下令给吴越钱镠,让他再次进攻吴国。

同时下令楚王马殷进攻南汉,讨伐叛逆。

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命令,他们未必会执行。

但是他正准备对付北方的晋王,一时之间无暇南顾。

贞明四年,梁主朱友贞召集众臣商议,他想发兵收复杨刘城。

敬翔上疏说道:“国家连年战事失利,疆土日益缩小。

陛下深居宫中,和您一起共商大事的人都是您的左右亲幸之人,怎么能估量到敌国的胜负?

先帝在世的时候,拥有河北的全部疆土,亲自驾驭着豪杰将士,依然不得志。

今天敌人已经到了郓州,还不能引起陛下的注意。

我听说李存勖继位以来,到今年已经十年。

每次攻城作战,无不亲自冲锋陷阵。

最近攻打杨刘时,他亲自背着柴束走在士卒的前面,结果一鼓攻下了杨刘城。

陛下温文儒雅自守,安然自若,只是派遣贺瑰之流去抵挡敌人,期望他们驱逐敌寇,我不知道他们能做什么。

陛下应当询访诸位老臣,另外寻找一些别的方法。

如果不能这样,忧患就不能停止。

我虽然无才,但国家给我的恩情很大,陛下如果一定缺乏人才,我请求到边疆为国效力去。”奏书送给朱友贞以后,赵岩、张归霸却说敬翔是在发泄怨恨,因此朱友贞没有起用他。

过了数日,朱友贞令河阳节度使谢彦章,领兵数万,攻打杨刘城。

晋王李存勖得到消息,急忙亲自率领轻骑从魏州直达黄河边上。

谢彦章修筑起壁垒坚守阵地,并决开黄河,河水弥漫了好几里,用来阻止晋军,使得晋军不能前进。

晋王从魏州去杨刘城慰劳连队,

他亲自划船到黄河查看水势测,单见水势弥漫数里,有能淹没长枪。

李存勖也暗暗心惊,沈吟了半晌,这才对诸将笑了:“我看梁军其实并没有作战的真意,只是想用水阻止我军过河,使我军士气衰落。

我们应当涉水过河,向梁军发起进攻。”

晋王即率亲信部队首先过河,各路军都跟着,士卒们提起衣服,横背着枪,组成军阵向前推进。

一天,河水下落,水深刚到膝盖,大众欢跃而前。

梁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排陈使谢彦章率众数万,临水拒战。

晋军冲突数次,统被击退。

晋王李存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随即麾军退回。

到了中流,回头看到梁兵紧紧追来,于是又翻身杀回。

军士也都返身奋战,大呼杀贼。

谢彦章不防李存勖有这一着,竟被晋军冲散了队伍。

等梁军奔到岸上,已是不能成列成阵型。

晋王李存勖挥军大杀一阵,梁军大败。

死伤的士卒不可胜数,黄河水都染成红色,谢彦章只身逃去,免于一死。

晋军于是攻陷了临河的四个营寨。

晋王便想乘胜灭掉朱梁,即四面征兵。

李存勖下令周德威率幽州三万骑兵和步卒,李存审率一万多沧州、景州骑兵、步卒,李嗣源率一万多邢州、州骑兵、步卒,王处直派大将率一万多易州、定州骑兵、步卒,以及麟、胜、云、蔚、新、武等州的奚、契丹、室韦、吐谷浑各部落,把兵汇集起来。

八月,又汇合河东、魏博的部队,在魏州举行盛大的检阅。

李存勖升座,慷慨誓师。

各军齐声应诺,仿佛海啸山崩,响震百里。

朱梁兖州节度使张万进,望风股栗,遣使纳款。

晋王带领全军,循着河水直上,立营麻家渡。

梁主朱友贞命贺瓌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率师十万,与谢彦章会兵于濮州,驻军州北行台,相持不战。

晋王屡屡发兵诱敌,梁营始终不动,恼得晋王性起,率领轻骑逼近敌人的营寨去挑战、辱骂。

有好几次处境十分危险,幸亏依靠李绍荣奋力抗战在两翼保卫,才得免于难。

赵王王熔和王处直都曾派出使者给晋王送信说道:“百姓的性命和您连在一起,国家的兴旺也和您联系在一起,怎么能自己轻率到这个地步!”晋王笑着对使者说到:“安定天下,不经百战怎么能办到?

怎么可以深居帷房自己养肥呢?”

来使一去,晋王又出营上马,亲往挑战。

都营使李存审,拉住李存勖的马一边哭、一边劝道:“大王应当为了天下多加保重自己。

那些作战率先冲锋陷阵的事,那是将士们的职责。

是我李存审这类人做的,不是大王应做的事情。”晋王被李存审拉住了马的缰绳才返回。

又一天,晋王乘李存审不在,骑着马迅速跑了出去,回过头对他的左右说道:“那老家伙妨碍别人玩游戏!

令人讨厌!”晋王率领着几百骑兵,直抵梁军营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