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4章 王继鹏除掉李倣

王继鹏迅速改名为王昶,他取这个名字无非也是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

取名字是王继鹏的事,爱取什么取什么,别人懒得去管。

对于父亲王延钧,王继鹏继续表演,做足文章。

王延钧是王继鹏自己干掉的,王继鹏不太可能去关注这位已经死亡的父亲。

王继鹏对此非常关注,给父亲的谥号是齐肃明孝皇帝,庙号是惠宗,搞得非常认真,让大家误以为王延钧的死亡和他的儿子王继鹏似乎毫无关系。

虽然对内号称闽国皇帝,对外方面王继鹏却显得低调。

刚刚登基还是老实低调点吧,王继鹏迅速向中原老大后唐上表称臣,要求后唐册封其为福建节度使之职。

同时大赦整个闽国天下,虽然闽国就那么点地方,但也得体现新任皇帝王继鹏的恩惠!

接下来,按照惯例,就是大肆封赏任命。

新皇帝继位,总得有点新气象。

心爱的美女李春燕,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政变,但经常给自己带来生活的快乐,当然是有很大功劳的,于是李春燕很快被封为贤妃。

老师叶翘,经常给自己出谋划策,提供合理化建议,是个处理政事的好帮手,所以叶翘随即被封为内宣徽使、参政事。

郑元弼是闽国著名文人侍郑良士之子。

郑良士原本是唐朝的御史中丞、著名学士,后弃官归隐,回到家乡福建仙游定居,被王审知挖掘,成为闽国的左散骑常侍,文学达人。

郑元弼精通礼仪制度,被王继鹏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王继鹏在登基皇帝宝座的那一瞬间,内心深处的确非常感激他的心腹李倣。

没有李倣当机立断、果断干脆的政变行动,他也许早已被王延钧和皇后党们彻底整死。

李倣必须大加奖赏,王继鹏册封李倣为六军诸卫事,等于把闽国都城福州的军事大权全部交给了李倣管理。

但是不到一个月,王继鹏便因为他的这次任命后悔不已。

他和头号心腹李倣之间的友好关系,从他登基那一刻开始,迅速恶化,以至不可调和。

尽管李倣得到了六军诸卫事的高级职位,但他的心情却没有半份喜悦。

从王继鹏登基那天开始,他就发现王继鹏看他的眼光很不寻常。

表面上王继鹏继续把他当成朝堂重臣、心腹红人,但老谋深算的李倣早就看穿了王继鹏隐藏很深的内心。

李倣太了解他这位主人的性格特点,王继鹏在心狠手辣、阴险狡诈方面,完全超越了他的父亲王延钧。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对于王继鹏来说,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虽然他宣称王延钧是暴病身亡,但朝堂上下都早已知道李倣才是杀死王延钧的真正凶手。

只要哪天王继鹏看李倣不顺眼,李倣肯定会被王继鹏一脚踢走,成为替死鬼、替罪羊。

所以,李倣丝毫没有被王继鹏的赏赐所迷惑和陶醉。

他利用手中的职权,继续招兵买马,扩充他的心腹党羽队伍。

他把一大帮江湖亡命之徒又一次网罗自己门下,充当他的私人保镖、心腹死士。

李倣的所作所为,自然全部被王继鹏掌握。

因为李倣

在揣测王继鹏的同时,王继鹏也在猜测李倣的内心。

在王继鹏的眼中,李倣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刽子手和野心家。

从李倣犀利的眼神之中,王继鹏又一次看到了可怕的杀气,连皇帝都敢随便杀,还有什么他不敢做的?

刚当上六军诸卫事才没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招兵买马,扩张势力,难道又想故计重演?

想第二次弑君?

王继鹏断定李倣是不甘寂寞的野心家,他的存在对于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说不定哪天,李倣又会暗中联合其它王氏家族的成员把自己废了。

既然是潜在威胁,当然必须彻底解除,让它没有潜在的可能。

于是,刚刚当上皇帝的王继鹏决定卸磨杀驴,把帮助自己登基的头号功臣李倣干掉。

王继鹏显然不是毫无头脑的傻瓜,李倣手底下的那帮皇城卫士和私人保镖个个悍勇好战。

要真拉开了架势面对面开战,王继鹏在福州城的那帮军队未必能打得过李倣手下的那帮心腹死士。

对付李倣,他必须寻求其它军事力量的帮助。

虽然李倣和他的那帮皇城卫士、心腹死士们很凶悍,无人敢惹,但是福州城中毕竟不是只有李倣一家军事力量。

王延钧昔日所创立的拱宸都、控鹤都两大皇家护卫军足以抗衡李倣的军事力量。

王继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决定寻求这两大皇家护卫军的帮助,主要寻找的对象是拱宸都指挥使林延皓。

林延皓原籍淮南寿州,后来移居光州固始,是王潮三兄弟的同乡,年纪比王氏兄弟要小。

当王绪大军来到固始,刚刚成年的林延皓加入了王绪的光寿军团。

他跟随这支军队转战千里,来到福建,扎根于八闽,成为新一代的福建人。

景福二年,王审知率兵攻打福州范晖。

年青的林延皓跟随王审知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威武军节度副使。

王延钧继位后,为了增强皇家护卫军的实力,特地从王审知昔日的那帮元老战将中精心挑选一批将领,组建拱宸都、控鹤都两支皇家护卫军。

林延皓也被选中,成为拱宸都指挥使。

岁月如白朐过隙,转眼之间,林延皓已从一位年青将领变成白发苍苍老将,不变的是他对王氏家族的忠诚。

王继鹏之所以寻求林延皓的帮助,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林延皓是拱宸都的高级将领,掌握着拱宸都的部分军队。

他有一定的军权,随时可以调动一定数量的拱宸都将士。

其次,林延皓毕竟是跟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一同入闽的光寿军元老战将,战争经验极其丰富,而且对王氏家族极其忠诚。

找这样的人来对付李倣,王继鹏算是做出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件正确之事。

林延皓已年过六旬,原本打算再过几年便退休回家,颐养天年。

但是新皇帝王继鹏突然托付重大军事机密,令老将林延皓不得不迟缓退休计划,继续为王氏家族服务。

林延皓也深知李倣的实力,要想顺利铲除李倣

,必须使用计谋。

于是,林延皓主动接近李倣,做出一种强烈希望依附李倣、投靠李倣的姿态。

李倣虽然极富斗争经验,但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比如面对拱宸都指挥使林延皓的主动示好,李倣有些迷失自己了。

当然,这也不难理解。

毕竟李倣是王继鹏能够登基的头号功臣,又是福州的军政大权掌握者。

文武官员主动示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林延皓同样也是拱宸都的高级将领,同样掌握着一支实力强劲的队伍。

把林延皓拉入自己的集团,对于李倣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李倣接受了林延皓的入伙请求,把林延皓当成自己的心腹党羽般优厚对待。

永和元年十一月,王继鹏登基才一个多月时间,这位闽国皇帝决定大摆宴席,犒赏全军将士。

这种公开的群体集会,作为王继鹏的绝对心腹,李倣是必须要参加的。

同时参加的,还有新近投靠李倣的林延皓等拱宸都将领。

尽管李倣从杀死王延钧、拥立王继鹏为闽国皇帝之后,一直对王继鹏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但对于这种公开的宴席,李倣不去是说不过去的。

何况李倣的新盟友林延皓也在,有什么可怕的?

难道登基才一个月的王继鹏就敢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你要杀驴、你要拆桥,好歹也要先热身、准备一段时间再动手。

刚登基就动手,王继鹏应该没有这个胆量和魄力。

显然,李倣低估了王继的心狠手辣和阴险狡诈。

李倣刚进入皇宫,埋伏多时的拱宸都将士在林延皓的指挥下突然杀出,将惊慌失措的李倣乱刃分尸。

李倣被干掉了,王继鹏算是了解了一桩心事,于是李倣的首级被挂在启圣门外示众。

原本以为干掉了李倣,就万事大吉的王继鹏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李倣虽然死了,但是他手下的那帮死士们,却不是绝对不好惹的。

这帮江湖的亡命之徒,得知主人李倣被杀的消息后,完全没有像乌合之众般四散而逃,而是自发组织起来,向皇宫进军,准备为主人李倣报仇。

李倣手下的这帮死士虽然人数不多,只有数千人,却个个是悍勇善战之徒。

真要打进皇宫,估计王继鹏要吃不了兜着走。

幸亏林延皓经验丰富,早就安排拱宸都将士在启圣门严阵以待。

当李倣的那帮死士向启圣门起进攻的时候,林延皓率领拱宸都将士顽强抵抗,打退了这帮死士们的多次进攻。

死士们虽然号称不怕死,但却也不傻,知道皇宫早有戒备,就靠他们那帮人,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浪,既然报仇无望,那就溜之大吉了。

不过他们还是很讲江湖义气,临走前纵火焚烧启圣门,乘乱夺走了李倣的人头。

然后一溜烟向北狂奔,跑到了吴越国境内申请避难。

李倣虽然跑到了吴越国,却只是他的一个脑袋,这个脑袋和那帮死士也不可能对王继鹏再构成任何威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