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8章 郭威登基称皇帝(1/2)

刘赟的使者来到滑州,慰劳郭威麾下诸将。

诸将见郭威露出不高兴的神色,面面相觑,不肯下拜受命。

众将又私下议论道:“我们攻陷京城,屠杀了许多吏民,罪行够大了。

倘若再立为姓刘的当皇帝,我们还能够活命没?”郭威听说这情况,心中大惊,担心发生意外,立即把使者送回去。

他领兵急进,赶赴澶州。

一日,刚好遇到天晴。

诸将乘机奉承郭威,说郭威的马前,有紫气环绕。

郭威假装没有听见,继续驱兵渡过了黄河。

郭威渡河后,住在澶州驿馆。

次日一早晨,郭威正要率军出发,麾下数千人将士忽然大声喧哗,郭威急下令关上房门,返回房内。

将士们翻越墙头,登上房顶过来,当面对郭威说道:“天子必须侍中您自己来做,我们已经与刘氏结下怨仇,不可能再立刘氏为君!”郭威还没有来得及回话,将士们已经把郭威围住,有人撕下黄旗披在郭威身上。

接着共同扶抱起郭威,欢呼万岁,震天动地。

郭威无法禁止他们,搞得声势沮丧,形色仓皇。

等到众人声音声小了一些,郭威这才说道:“你们休得喧哗,想让我回去,也要敬奉汉家的宗庙,尊重李太后,而且不准骚扰百姓!

你们如果肯答应,我就跟你们回去。

你们如果不答应,我简欧宁肯死在这里!”众人齐声应道:“我们愿意遵从你的命令行事!”郭威这才答应。

众将士于是趁势簇拥着郭威,向南行进。

郭威向李太后上奏笺,请求主持宗庙社稷,事奉太后作为母亲。

郭威到达韦城之后,发下文告安抚京城百姓:于昨日离开黄河岸边,一路上秋毫无犯,大家不必担心疑虑。

郭威等人来到河滨,却见河冰已经融化,必须建筑浮桥,然后才可能渡过黄河。

郭威命令军士们就地安营,准备驻扎一宵,等明日筑桥之后,才渡河西进。

深更半夜的时候,北风大起,天气骤然变得非常寒冷。

等到天明,河冰变得极为虚弱。

郭威渡完成,大风停了,冰也渐渐融化了。

郭威已经过河南回,早有人紧急向京城密报。

枢密使王峻,马步军都指挥使王殷,本来就是郭威的心腹。

他们一听说澶州发生兵变,猜测郭威既然率军南归,自然是准备自立为帝。

王峻等人接到了郭威的奏报之后,连忙将奏报呈给李太后。

李太后不过是一介女流,最近屡经巨变,只有在宫中偷偷哭泣,一点办法也没有。

此时,窦贞固、苏禹珪已经和王峻、王殷等人,来到七里店,迎接郭威。

郭威一到,众人就在道旁跪地拜见。

郭威依然下马相见,和众臣共叙寒暄。

谈了几句话后,窦贞固等人把一篇已经所有朝内百僚一并署名的劝进文,给了郭威。

郭威心中自然欣喜万分,但是在形式上和口头上,却谦虚地说是没有太后的诰敕,不敢擅专。

窦贞固等人于是请郭威入都,郭威总是以没有接到诰敕作为推脱之词。

这天夜里,窦夕贞固等回朝,禀告了李太后。

李太后见事已至此

,无可挽回,只得应承。

次日黎明,李太后令人来到郭威营,当面宣读了诰文。

诰文大意是:枢密使侍中郭威有英武之才,兼内外之任,翦除祸乱,弘济艰难,功业格天,人望冠世。

如今深得军民爱戴,朝野推崇,宜总万机。

可即监国,中外庶事,并由监国处分,特此通告。

郭威拜受了诰敕,便下了一道教令,传示吏民。

大意是:寡人出自军戎,并无德望,因缘际会,叨窃圣宠。

当顾命之时,与诸勋旧,辅立嗣君。

以北面事急,寇骑深侵,遂领师徒,径往掩袭。

十二月二十日,将登澶州,军情忽变,旌旗倒指,喊叫连天,引袂牵襟,迫请为主。

顷刻之间,安危不保。

于是马步诸军,拥至京阙。

今奉太后诰旨,传令监国。

望内外文武百官,共鉴微忱,则寡人之幸!

布教四方,咸使闻知!

此时,那徐州节度使刘赟已经到达宋州。

王峻、王殷派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带领七百骑兵前往阻击,又派前申州刺史马铎领兵到许州巡察。

郭崇威突然到达宋州,在府第门外排队列阵,刘赟大为惊恐,关闭府门,登上门楼责问郭崇威。

郭崇威回答道:“澶州发生军队哗变,郭公顾虑陛下不知详情,故此派遣崇威前来警卫,并没有别的意思。”刘赟召见,郭崇威却不肯进去。

冯道出门和郭崇威面谈,郭崇威这才登上门楼。

刘赟抓住郭崇威的手流泪不已,郭崇威转达了郭威之意安慰他。

不一会,郭崇威出了府第。

当时护圣指挥使张令超,率领所辖军队为刘赟警卫。

徐州判官董裔劝说刘赟道:“观察郭崇威的眼色举止,定有阴谋。

路上都传说郭威已经称帝,陛下还一路深入不停,灾祸将要降临啦!

请赶紧召见张令超,说明利害祸福,让他夜里领兵劫持郭崇威,夺取他的兵权。

明天再抢掠睢阳府库的金银绢帛,招募士兵,朝北奔赴晋阳。

郭威刚刚在京城安顿,没有时间来追赶我们,这是上策!”刘赟却大为犹豫,没作决定。

当晚郭崇威秘密招诱张令超,张令超率领部众归附郭崇威。

不久,冯道来见,奉上一封书信给刘赟,却是郭威写给他的。

信中说自己是被众军所逼迫;,要召冯道先回京城,留下赵上交、王度侍候。

刘赟也知道是郭威欺人,一时却不便说破。

冯道告辞上路,刘赟说道:“我这次前来所依靠的,是您这位三十年的老宰相,所以没有顾虑。

如今郭崇威夺走我的卫兵,事情危险了,您有什么计策?”冯道默默无语。

刘赟的客将贾贞多次注视冯道,准备杀了他。

刘赟却说道:“你们不要草率鲁莽,不关冯公的事。”冯道乘势辞出,星夜跑回京城。

不久,就有李太后的诰命,传到宋州。

郭崇威把诏令给了刘赟,令刘赟拜受。

诏令废黜了皇帝之位,降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封湘阴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刘赟受诰之后,面色如土。

郭崇威绝不容情,立即

强迫刘赟出馆,不准他逗留在府署之中。

刘赟的心腹董裔、贾贞,代抱不平,与郭崇威理论。

郭崇威竟然指挥部众,拿下二人,立刻枭首。

刘赟无可奈何,只是鼻涕眼泪流作一堆。

没奈何迁居别馆,由郭崇威派兵监守,此后寸步难移。

王度、赵上交奉了郭威命令,也返回了京城。

王峻等人助威为虐,又派遣申州刺史马铎,率兵来到许州,监督刘知远的族弟“节度使刘信,刘信曾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刘知远临终的时候,杨邠等人逼迫刘信离开京城担任许州节度使许,还不准他入宫辞行,刘信大哭而去。

刘承祐继位之后,刘信依然担任原来的官职。

等到杨邠等人被诛杀后,刘信召集麾下将佐,设宴庆贺,对他们说道:“我还以为老天无眼,以至于让我三年不能开心快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