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柴荣继位汴梁城(1/2)
冯道等人极力劝解,请求免除王峻一死,只上把他贬官了事。
郭威采纳了冯道等人的意见,把王峻放了出里,降为商州司马,勒令当日离京赴任。
王峻这个时候形神沮丧,狼狈出京。
他走到商州的时候,因为忧愤成疾,不久就病死了。
颜衎、陈观等人,受到了王峻的牵连,全部被贬。
邺都的留守王殷,曾经与王峻一起辅佐郭威,立有大功。
王峻既然获罪被贬,王殷得知之后,心中极为不安。
之前王殷外放镇守邺都,仍然统领亲军,兼同平章事职衔,黄河以北,都受王殷节制。
王殷为人非常贪婪,最聚敛钱财,百姓怨恨不已。
王殷又自恃仗有功,专横不法。
凡是河北藩镇的部队,本来要有皇帝敕书才能处理的事,王殷却直接用自己的手帖就实施了。
郭威听说之后,很不高兴,派人对他说道:“爱卿与国家同为一体,邺都国库非常丰盈。
爱卿想用就拿取,还怕什么没财物吗,千万不要令百姓心怀怨恨!”成德节度使何福进一向憎恶王殷,于是利用进京入朝的机会,秘密地将王殷隐私之事禀报了郭威。
自此以后,郭威非常怀疑王殷。
后来王殷进京入朝,郭威颁诏留下王殷充任京城内外巡检。
王殷回京之后,每次出入,随从经常有数百人。
王殷又请求如数配给铠甲兵器,以备巡逻之用,这些都让郭威感到为难。
当时郭威身体欠安,将要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
王殷挟功高震主之势在天子左右,惹得众人心中都很忌恨他。
郭威见王殷越来越远嚣张跋扈,于是决意处理吊他。
一日,郭威竭力支撑着带病的身子坐在滋德殿。
王殷进入问安,郭威当即一声令下,侍卫们冲了出来,当殿拘捕了王殷。
郭威随后颁下制书,声称王殷密谋在祭祀天地的那天发动叛乱。
郭威下旨,把王殷流放登州。
王殷刚出京城,郭威又下诏,派人赶上王殷,并杀死了他。
接着,郭威命令镇宁节度使郑仁诲到邺都进行安抚。
郑仁诲贪图王殷家产,擅自杀死了王殷的儿子,并将他的家属全部私吞,并迁到了登州。
郭威得病之后,影响了饮食和行走,于是有术士说应该散发财物来祛病消灾。
郭威即打算在南郊举行祭祀,自后梁以来,祭祀天地常在洛阳举行,郭威因此疑惑未决。
朝廷执政官说道:“天子所在都城便可以祭祀百神,何必非要在洛阳!”于是,朝廷在汴梁开始建筑祭祀天地的圜丘、社稷坛,在京城建造太庙。
不久,郭威派遣冯道到洛阳,迎来太庙社稷的神主牌位。
太庙建好之后,郭威亲自祭祀。
他身穿衮衣冠冕,由左右人搀扶着登上台阶,才到一室,刚斟酒进献,便低下头不能行拜。
郭威无奈下令,命令晋王郭荣完成祭祀。
当晚,郭威住宿南郊,病情格外加重,几乎没救了,夜半时稍有好转。
郭威建好太庙的时候,军队有将士中,有流言说郊祀的赏赐比后
唐明宗时少。
郭威得知,于是召集众将到寝殿,责备他们说道:“朕从即位以来,节衣缩食,专门把保证军队供给放在心上。
国库的积蓄,四方的贡献,除去供应军队外,很少有剩余,你们难道不知晓!
如今却纵容凶恶之徒乱说八道,全然不顾念君主的勤勉俭朴,体察国家的贫穷匮乏,又不想想自己有什么功劳而接受赏赐,只知抱怨,你们于心能安吗!”众将听完 ,都惶恐告罪退下接着。
搜索军中的不逞之徒立即杀戮,流言蜚语于是平息。
郭威杀了二王,这才放下心来。
郭威接着命皇子晋王郭荣判内外兵马事,改邺都为天雄军。
他又调天平节度使符彦卿前去镇守镇邺郡,并加封卫王。
又调镇州节度使何福镇守天平军,加同平章事。
镇州的缺位,郭威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出任。
澶州一缺,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出任。
此时,郭威病体依然未痊。
到了冬天,郭威又勉强支持,亲飨太庙,自斋宫乘轿直达庙廷,这才得以下辇。
接着由近臣扶掖升阶,刚一进室,已是痰喘交作,不能行礼。
郭威只得命晋王郭荣代行,自己退回居斋宫。
夜间痰喘愈甚,险些谢世归天。
幸亏请来良医调治,始得重生。
到了广顺四年的元旦,周主又强撑身体,亲自来到南郊,大祀圜丘。
不一会,郭威自觉身体疲乏,不能行叩拜之礼。
郭威令郭荣仰瞻申敬,草草成礼。
郭威礼毕,又到明德楼,接受百官朝贺,宣布大赦天下,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
内外文武百官都被加恩优待,他们的妻子都得到了进封。
然而郭威经此一番劳动,疾愈加剧。
于是郭威下令,遇到大事,由晋王柴荣进宫禀告过后,才能开始推行新政。
晋王柴荣总握内外兵柄,每日在府中办事,因此京城人心勉强安定下来。
郭威在邺都的时候,格外喜爱小吏曹翰的才能,让他事奉郭荣。
郭荣镇守澶州,任命他为牙将。
郭荣入朝任开封尹,没有立即召来曹翰。
曹翰却自己到了,郭荣很奇怪。
曹翰私下进言,说道:“大王是国家的继承人,如今主上患病卧床,大王应当入宫侍侯医治用药,怎么还在外面处理决定事务呢!”郭荣醒悟,当天进入宫中居住,朝夕侍奉郭威。
周太祖告诫郭荣道:“我死后,你一定要用纸衣给我穿上,用土烧的棺材收敛我。
迅速办理安葬,不要久留宫中。
墓穴中不要用石头,拿砖代替。
工匠役徒由官府出钱雇佣,不要麻烦百姓。
安葬完毕,招募靠近陵墓的百姓三十家,免除他们的徭役,让他们看守陵墓。
不要修建地下宫室,不要设置守陵宫人,不要造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写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
’你如果违背了我的话,我就不施福给你。”
郭荣含糊答应,郭威见他怀疑,又申诫道:“从前我西征时,看到唐朝十八座皇陵,没有
不被发掘的。
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里面多藏了金银宝玉的缘故。
你平时也读过史书,应该知道汉文帝平素节俭。
他葬在霸陵原的陵墓,至今完好如旧。
每年寒食节的时候,你可差人去祭扫。
如果没人差去,遥祭一番也可以。
并在河府、魏府间各葬一副剑甲,澶州葬通天冠绛纱袍,东京葬平天冠衮龙袍,千万千万,勿忘遗言!”郭荣这才唯唯受教。
郭威又命郭荣传旨,令宰相冯道加封太师,范质加尚书左仆射兼修国史,李谷加右仆射兼集贤殿大学士,升端明殿学士尚书王溥同平章事,宣徽北院使郑仁诲为枢密使,枢密承旨魏仁浦为枢密副使,
另外司徒窦贞固进封汧国公,司空苏禹珪进封莒国公,加授龙捷左厢指挥使樊爱能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虎捷左厢指挥使何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且加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典禁军。
李重进的母亲是郭威的姐姐,曾封福庆长公主。
郭威因为李重进是外甥,所以用为亲将。
等到郭威重病之际,特召李重进入内,嘱咐他领受遗命。
郭威又令李重进向郭荣下拜,确定君臣名分,李重进一一遵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