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67章 柴荣夺得寿州城(1/2)

许文缜因此非常痛恨朱元,暗中向陈觉禀告,请求陈觉上表李璟换掉朱元。

朱元倚仗自己有战功,常常不听指挥,陈觉与他早就有裂隙,屡次上表说朱元反复无常,不可领兵。

此时陈觉得到许文缜的密报,又上弹章,污蔑朱元骄横跋扈,观望不前。

南唐主李璟非常信任陈觉,于是任命武昌节度使杨守忠去替代朱元。

杨守忠到达濠州,陈觉用齐王李景达的命令,召朱元到濠州商议军事,准备夺了他的兵权。

朱元听说此事,异常愤怒,叹息道:“这些将帅没有才能,只会妒功忌能,恐怕淮南要被他们断送。

我迟早是一死,不如就此毙命好了!”话音一落,拔剑出鞘,就想自杀。

他的门客宋垍急忙把剑夺下,劝说道:“大丈夫到哪里不能富贵,怎能为了妻子儿女去死呢!”朱元便问道:“你难道想要我投降敌人吗?”宋垍答道:“你自杀身亡,又有什么益处?

不如择主而事。”朱元叹息了一声,说道:“淮南有这样的君臣,确实不足以和他们共事。

但是投降敌军,我难免有些自惭。

罢了!

我也顾不得名节了。”

于是朱元决定投降,派人暗中联络周军。

柴荣得此消息,当然大喜接受。

一个夜晚,朱元与先锋壕寨使朱仁裕等率领营寨中一万多人,投降了周军。

副将时厚卿不肯服从,朱元毫不犹豫杀了他。

柴荣趁机命令各军,向南唐军队发起攻击。

许文缜、边镐两人,还依仗着兵多,下山来抵挡周军。

他们中了赵匡胤的诱敌之计,被引到了寿州城南。

周军三路杀出,把南唐军冲作数段。

边、许两人连声叫苦,飞马逃了回来。

后面的周军,紧紧追来。

两人这时还不知道朱元已经投降,还指望他出兵救救。

不料他们逃到朱元的寨前,朱元已经竖起降旗。

两人知道立足不住,只得弃山而逃。

周军攻破了紫金山大寨,在柴荣的督促之下,继续沿着淮河向东追赶。

柴荣自己在北岸进行,令赵匡胤等人从南岸追击。

水军统领王环,领着战船,顺流而下,沿途杀死和俘虏了南唐一万余人。

柴荣又估计南唐其余部众会沿着水流向东溃逃,赶紧命令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带领数千水军沿着淮水而下。

再说边镐、许文缜果然向淮东逃去,路上遇到杨守忠带兵来增援。

杨守忠告诉他们,濠州的唐军都已经从水路前来接应。

边、许听完,于是放大胆,与杨守忠合兵一处,来战周军。

他们没走多远,就与赵匡胤相遇。

杨守忠不知好歹,率先冲击周军阵营。

周军阵内骁将张琼拍马而出,抵住了杨守忠。

两人大战了十多回合,杨守忠战张琼不下,渐渐刀法凌乱。

许文缜见状,急忙拨马来助。

周军阵营里面杀出张怀忠,迎住了他。

四人两对,纠缠在一起。

过不多时,杨守忠被打落马下,周军士卒把他活捉了过去。

许文缜看见杨守忠被擒,不免有些惊慌。

他心神一分,也被张怀忠擒住。

南唐军中的三个大将被擒去两

个,顿时大乱。

边镐回马就走,赵匡胤率军追赶。

没追多远,赵匡胤张弓搭箭,一箭射倒了边镐的坐骑。

边镐应声落地,也由被军捆了过来。

剩余的南唐将士一见无处可逃,于是跪地投降。

与此同时,南唐齐王景达和监军使陈觉坐着艨艟大船,扬帆而来,准备和周军交战。

后周的水军统领王环也率军来到,于是两军在河流中大战起来。

两军正在江中酣斗,突然听到岸上鼓声大响。

众人一看,但见河边的两岸都站满了周。

周军将士不停地发出连珠箭,猛射南唐士卒。

南唐的船中将士大多中箭而死,李景达惊慌失措,对陈觉说道:“难道紫金山已经被周军攻陷了吗?”陈觉说道:“紫金山如果已经陷落,怎么杨守忠的部属也杳无踪迹?”

李景达说道:“岸上都是周军,看来紫金山已经是凶多吉了。

我军如何抵挡他们呢?”陈觉说道:“我们不如赶紧撤军回去,如果还不撤退,恐怕会全军覆没在这里。”李景达点头同意,急忙传令退回。

战舰一动,南唐的阵型顿时散乱。

王环乘势杀来,把唐舰夺去了很多条;所得的粮食械具,更是不计其数。

唐兵有的被溺死,有的投降,差不多有二三万之多。

李景达和陈觉由于逃得快,侥幸进了濠州。

刘仁赡听说援兵溃败,气愤填膺,而又无能为力,只能扼腕叹息。

柴荣率军追击到了荆山洪,距离赵步二百多里。

当夜,柴荣住宿在镇淮军。

次日一早,随从官员才到达。

柴荣又征发附近州县壮丁民夫,修筑镇淮军城。

建造了两座城,中件夹着淮水。

同时将下蔡浮桥迁移到两城之间,掐断了濠州、寿州接应救援的道路。

刚好遇到淮水上涨,南唐濠州都监郭廷谓率水军沿淮水而上,想乘不备之时突然袭击,焚毁浮桥。

后周的右龙武统军赵匡赞得知消息,于是埋伏军队拦击,打败了南唐军,郭廷谓慌忙逃回。

陈觉听说郭廷谓又被打败,于是连濠州都不敢住,便怂恿李景达,一起返回金陵。

只有静江指挥使陈德诚的麾下,由于没有和周军交战,所以安然无恙。

他见李景达等人都已经逃了回去,担心孤军难保,于是也渡江返回。

唐主李璟听说各路大军败退回来,心有不甘,还想亲自督促诸将去抗拒周军。

南唐的中书舍人乔匡舜上书恳切劝谏,李璟认为他在动摇军心,于是把他流放抚州。

李璟又问神卫统军朱匡业、刘存忠有关的防御策略,朱匡业不好直言劝谏,只是背诵了罗隐的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意思是时机到来,天地都同力助。

气运离去,就是英雄也身不由己。

刘存忠也认为朱匡业的话很对。

唐主李璟大怒道:“你们这些人都坐视国家面临危险,不知道尽心替朕划策,反而吟诗调侃,朕岂能被你们嘲弄?”两人叩首谢罪,但李璟气不能消,把朱匡业贬为抚州副使,把刘存忠流放到饶州。

李璟于是部署兵马,打算

亲自出征。

偏偏这个时候,陈觉逃回金陵。

他怕李璟降罪,于是请宋齐邱等人出面,代自己向李璟求情。

李璟在宋齐邱的劝说下,赦免了陈觉,并召见了他。

陈觉于是极力称赞周军都是精锐之师,难以抵挡。

他的这番话说得唐主李璟一腔锐气,化为无形。

于是李璟把督军自出的问题,搁在家一边,不再提起。

于是濠、寿一带的南唐军队,更加孤立无援。

柴荣打退南唐各路援军之后,命向训为淮南道行营都监,统兵守卫镇淮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