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82章 全师雄兵败身亡(1/2)

全师雄听说后,勃然大怒,率领士兵猛攻绵州,却被横海指挥使刘福、龙捷指挥使田绍斌打败。

于是他转而进攻彭州,赶走了刺史王继涛,杀死都监李德荣,占据州城。

成都十县起兵响应全师雄,全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建立幕府,设置官员,任命节帅二十多人,命他们分别据守灌口、导江、郫、新繁、青城等县。

崔彦进与张万友、高彦晖、田钦祚等人共同讨伐全师雄,反而被全师雄打败,高彦晖战死,田钦祚仅以身免,叛军声势更盛。

王全斌又派张廷翰、张煦前往镇压,战斗不利,退入成都。

全师雄分兵驻守绵、汉之间,阻断阁道,依江建寨,声言准备进攻成都。

自此,邛、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嘉、戎、荣、陵十七州,都跟随全师雄作乱。

成都也为之震动,王全斌非常害怕。

当时成都城中还有投降的两万蜀军,王全斌害怕他们响应叛贼,与诸将计谋,把降卒引诱到夹城中,全部杀死。

到了此时,王全斌只好奏报宋廷,同时命令刘光义、曹彬率军去攻打全师雄。

刘光义是范阳人,他的曾祖刘仁恭是唐末卢龙军节度使。

祖父刘守文是横海军节度使,父亲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

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的时候,刘光义投到他的麾下。

郭威称帝后,他升任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宋建隆元年三月,从征潞州李筠时,刘光义任行营先锋使。

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

宋军进攻后蜀,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率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与都监曹彬率步骑两万,自归州沿长江西上,攻占江防重镇夔州,占领了后蜀的川东。

这曹彬可不是普通将领,算是宋朝开国名将。

他的父亲曹芸,曾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

曹彬周岁的时候,他父母把各种玩具摆放在桌子上,看他抓取什么。

曹彬左手拿干戈,右手抓俎豆,过一会儿又拿一方印,其他都不屑一顾。

后汉乾祐年间,他任成德军牙将。

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见他端重谨慎,指着他对身边人说道:“这人有远大志向与才能,不是平常之流。”曹彬的姨母张氏,嫁给郭威。

郭威称帝后,张氏被封为贵妃。

郭威召曹彬回京城,跟随柴荣镇守澶渊。

不久,升任供奉官,担任河中都监。

河中节度使王仁镐因为曹彬的身份特殊,对他非常礼遇。

曹彬不但没有骄傲自大,反而越发恭敬。

在公府举行宴会的时候,曹宾整天态度端重,从不旁视。

王仁镐对属吏们说道:“我自认为夙夜不懈,如今看到监军矜严端重,才感觉到自己的散率。”

一天,曹彬与主将及宾客们在野外环坐,遇邻道守将骑马带着书信来到。

使者不认识曹彬,暗地问人道:“谁是曹监军?”有人给他指认曹彬,使者以为是骗自己,笑着说道:“哪里有国戚近臣,而穿绨袍、坐朴素的胡床之人呢?”审视了半天,使者才相信是曹彬。

当初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管领禁兵,权势颇重。

曹彬不偏不倚,不遇公事从不登门拜访,群居宴会,他也很少参预,因此得到器重。

建隆二年,曹彬被召回朝,赵匡胤对他说道:“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

曹彬叩头谢罪说道:“我是周室的近亲,又担任宫内职务。

害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交结?”赵匡胤任命他为客省使,与王全斌、郭进率领骑兵攻打北汉的乐平县,战降敌将王超、侯霸荣等一千八百人,俘敌一千多人。

不久贼将蔚进率领军队来增援,曹彬连续三次打败了敌人。

后来,北汉想借辽兵收复辽州,引辽军六万骑兵来进攻平晋军。

曹彬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等人率军六万迎战,在城下大破汉辽联军。

不久,曹彬兼任枢密承旨。

乾德二年冬,赵匡胤下诏攻伐后蜀,任命刘光义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任都监。

峡中郡县都被攻下,诸将都想通过屠城来逞其杀欲。

只有曹彬下令收敛部下,各地都感悦听命。

赵匡胤听说,特地下诏褒奖他。

刘光义廉谨有法,曹彬宽厚有恩。

他们两人进入蜀地后,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因此军民对他们极为敬畏。

这次他们从成都出兵,仍然严守军纪,不准将士们骚扰百姓。

沿途百姓得知,看到刘、曹两将军旗帜,都额手相庆。

宋军到了新繁的时候,全师雄率众出战。

两军刚一对阵,叛军前队很多人就解甲投降,全师雄觉得莫名其妙,只得率军退回。

哪知他的阵势一动,宋军就如潮水般杀来,大喊道:“降者免死!”叛军当即丢下武器械,纷纷投顺。

只剩下几个悍将,来迎战宋军。

结果他们不是被杀,就是受伤,眼见不能支持,于是都掉头跑了回去。

全师雄逃奔到了郫县,很快宋军追到,他只得又转走灌口。

王全斌听说刘、曹取胜,也星夜前进,赶到灌口,袭击全师雄。

全师雄此时不能再战,于是杀出一条血路,逃入金堂。

他身上已中了数箭,鲜血直喷,很快倒地而亡。

他的余部退守铜山,推举谢行本为主。

巡检使康延泽率兵进剿,丁德裕也已到达蜀地,并分道招抚,叛乱这才被彻底平定。

捷报很快传到了京城,赵匡胤于是催促王全斌等人班师。

等到王全斌回朝之后,由中书查问详细情况,这才得知了黩货杀降等罪状。

赵匡胤因为王全斌平蜀有功,所以从轻发落,只是降王全斌为崇义节度留后,崔彦进为昭化节度留后,王仁赡为右卫将军。

王仁赡在公堂对簿的时候,把诸将都贬低了一番,以图自己免罪。

但是他却非常推重曹彬,还对赵匡胤说道:“清廉畏慎,不负陛下,只有曹都监一人,其他人都不及他。”

当时,诸将都取了很多玉帛,而曹彬的行装中只有图书及衣物。

赵匡胤认为曹彬清介廉谨,任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

曹彬入宫朝见赵匡胤,谢绝说道:“征西将士都被治罪,我单独受到赏赐,恐怕不能以示劝勉。”赵匡胤

说道:“你立有大功,又不自我夸耀功劳,即使有点小错,王仁赡等哪里值得提呢?

朕执行劝勉大臣效忠国家的常典,你不必辞让。”

西蜀平定,赵匡胤以乾德年号,与蜀相同,决意更改。

他想立花蕊夫人为皇后,秘密和赵普商议。

赵普说道:“亡国的宠妃,不足以为天下之母。

应该另择淑女,才配母仪。”赵匡胤想了想,说道:“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容德兼全,卿以为能否立为皇后?”赵普说道:“陛下圣鉴,谅必不差。”赵匡胤于是决意立宋女为皇后。

这宋女还很年少的时候,曾经跟随母亲进宫给赵匡胤贺寿。

赵匡胤见她娇小如花,令人可爱,就非常喜欢。

过了四年,赵匡胤又召见宋女。

宋女此时年方二八,正是荳蔻年华,芙蓉笑脸,模样很是端妍,性情也很柔媚。

当时赵匡胤就已经心动不已,早记在心中。

只是因为花蕊夫人,专宠后宫,赵匡胤这才把宋女搁置一边。

此次赵匡胤提及册后的事情,除了花蕊夫人,就只有这个宋女,令他念念不忘。

于是赵匡胤通知宋偓,告诉他想召他长女入宫。

宋偓自然遵旨,当即将女儿送来。

乾德五年,赵匡胤改元开宝,并由太史择定良辰,册立宋氏为皇后。

这时宋氏十七岁,赵匡胤四十二岁。

老夫得了少妻,自然更加恩爱。

宋氏非常柔顺,赵匡胤每次退朝,她必定整衣恭敬伺候。

赵匡胤的所有饮食,她也是亲自检视,因此深得赵匡胤的欢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