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88章 赵佶开始用蔡京(1/2)

到了正月朔日,赵佶临朝接受朝贺,百官跄跄济济,齐立朝班。

正在行礼的时候,忽然一道赤气,照入殿内,自东北到西南,仿佛与电光相似。

赤色中又带着一股白光,缭绕不已,大家大为惊讶。

礼毕退朝,众人仰望天空,赤白气快要散去,只是旁有黑气,还没有退消。

于是众人议论纷纷,右正言任伯雨说年当改元,正是初春的时候,也有一股赤白气起自空中,旁列黑祲,恐怕不是吉兆。

于是他夤夜上疏,极陈阴阳消息的理由,说道:“日为阳,夜为阴。

东南为阳,西北为阴。

赤为阳,黑与白为阴,朝廷为阳,宫禁为阴,中国为阳,夷狄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现在天象告变,恐有宫禁阴谋,以下犯上;且赤散为白,白色主兵,或不免夷狄窃发等事。

望陛下进忠良,黜邪佞,正名分,击奸恶,务使上下同心,中外一体,庶几感格天心,灾异可变为休祥了。”次日上本进去,却没有什么批复出来。

那时宫中却很是忙碌,他探问内侍,才知道是向太后得病,眼看就要不行了,他才不再上奏。

过了数日,向太后死了,五十六岁。

向太后一向压制母族,所有向家子弟,不让入选。

赵佶推恩两舅,一个名叫向宗良,一个名叫向宗回,均加位开府仪同三司,晋封郡王,连太后的父亲向敏中以上三世,也被追授王爵。

太后既死,尊谥钦圣宪肃,葬永裕陵,又追尊赵佶生母陈太妃为皇太后,也上尊谥曰钦慈。

只是哲宗的生母还在,赵佶倒也奉事惟谨,过了一年她也死了,谥曰钦成皇后,与陈太后同至永裕陵陪葬。

向太后死了的时候,范纯仁也病死家中,由诸子呈上遗表,还是纯仁亲口述说,劝赵佶清心寡欲,约己便民,杜绝朋党,明察邪正,不要轻议边事,不要逐走言官,以及辨明诬谤,共计八件事。

赵佶下诏赐白金三十两,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忠宣。

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当中,范纯仁的德望最高,死时七十五岁。

之前赵佶宗召见辅臣,曾经询问范纯仁身体如何,因为不能任用范纯仁为一大憾事。

范纯仁已死,任伯雨追论范纯仁被黜,都是被章惇所迫害,请求从严惩罚章惇。

他上疏之后,以为赵佶会立即加重处罚章惇。

不料静等数日,还没有见到回复。

任伯雨不甘心,接连上了八道奏章,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他于是又与陈瓘、陈次升等商议,令他们联名上奏,申讨章惇之罪。

这两人于是在生上疏,赵佶这才贬章惇为雷州司户参军。

从前苏辙谪徙雷州的时候,章惇不许他占居官舍。

苏澈没奈何,只得租赁居民的房屋。

章惇又诬他强夺民居,要人究治他。

幸赁券写的很明白,无从污蔑,得以免罪。

到了章惇贬谪雷州,也想向民租房,州民无一人应允。

章惇询问原因,州民说道:“之前苏公来这里的时候,以为章丞相的缘故,几乎破坏了我家,所以不敢再答应。”章惇惭愧而退。

章惇刚

刚当宰相的时候入,他妻子张氏病重,对他说道:“君作相,幸勿报怨。”章惇却没有听从。

等张氏已死,章惇屡加悲悼,对陈瓘说道:“悼亡不堪,怎么办呢?”陈瓘答道:“徒悲无益,听说尊夫人留有遗言,为什么不想念?”章惇无言以对,至是已追悔无及,不久病死。

曾布本来主张绍述,不过是因为与章惇有嫌。

因此他坐视章惇被贬,以致病死,不发一言。

此后他得以专政,依然以绍述为是。

任伯雨担任谏官不过半年,连上了一百零八篇奏疏。

曾布恨他多言,调任伯雨权给事中。

他遣人秘密劝说任伯雨,如果他不要多嘴多舌,就可以让他长期担任要职。

任伯雨却不听劝,更加卖力上奏,还想上疏弹劾曾布。

曾布事先得到消息,立即调任伯雨为度支员外郎。

尚书右丞范纯礼,为人沈毅刚直,曾布非常忌惮他。

于是曾布暗中对驸马都尉王诜说道:“皇上本来有意任命你为承旨,因为范右丞从旁劝谏,这才罢议。”

王诜于是对范纯礼非常痛恨。

刚好辽使到来,王诜为馆待员,范纯礼主持宴请。

等辽使去了,王诜于是借机进谗言,污蔑范纯礼屡次直呼皇帝名字,见笑于辽使,大失人臣之礼。

赵佶也不问真假,出范纯礼为知颍昌府。

接着赵佶又罢左司谏江公望,以及权给事中陈瓘,连李清臣也被曾布所嫌,被罢门下侍郎。

朝政再次发生巨变,绍述风行,又引出一位大奸巨慝,搅乱朝纲,这人就是前翰林学士承旨蔡京。

蔡京,字元长,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

蔡京于熙宁三年登进士第,任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

他曾经出使辽国,回来之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此时他的弟弟蔡卞已是中书舍人,按规定,做官要以先后为序,蔡卞请求排位在蔡京之后,兄弟二人同时负责书写诏命,朝廷以此为荣。

蔡京被改为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宋神宗末年,王安石常常对年轻的蔡卞说道:“天下没有可用之才!

不知道将来谁能继承我,执掌国柄?”然后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道:“我儿王元泽算一个!”回头对蔡卞说道:“贤兄如何?”又掰下一指;沉吟良久,才说:“吉甫如何?

且算一个吧。”然后颓然道,没了!

元丰八年,群臣议立新君,蔡京附会蔡确,想害王珪并贪定策之功,却没有成功。

司马光掌权,恢复差役法,限期五天,众人都担心太急不能完成。

只有蔡京按期完成,使其辖区全部改雇役为差役,没一人违反。

他到政事堂向司马光汇报,司马光高兴地说道:“若人人奉法如君,有什么行不通!”

不久,台、谏官说蔡京怀奸邪、坏法度,因此蔡京被调到地方为知成德军,又改知瀛州,被调到成都。

范祖禹论说蔡京不可用,改为江、淮、荆、浙发运使,又改知扬州。

在郓州、永兴军任官后,迁为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

绍圣初年,蔡京回

到朝廷,任代理户部尚书。

当时章惇又改变役法,设机构讨论,长时间不能决策。

蔡京对章惇说道:“按熙宁役法实行,还有什么可议论的?”章惇同意,决定采用雇役法。

差役、雇役两法,司马光、章惇完全不同。

十年间蔡京再历此事,易如反掌,蔡京与他们两人互相依仗而成就此事,有见识的人因此发现他的奸猾。

蔡卞当右丞的时候,蔡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修国史。

文及甫一案发生,朝廷命蔡京追查处理。

于是蔡京逮捕内侍张士良,命他讲出陈衍事状,以大逆不道罪处理陈衍,刘挚、梁焘一起受到弹劾。

陈衍被杀,刘挚、梁焘也遭贬死,他们的子孙都被禁锢。

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被流放到远方。

蔡京觊觎执政位置,曾布知枢密院,因此忌恨蔡京,暗地对宋哲宗说蔡卞已备位枢府,蔡京不能同时被提拔,只进宫为承旨就可以。

元符二年,宋哲宗去世,赵佶登基。

赵佶即位之后,蔡京被罢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

向太后命赵佶,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

过了几个月,谏官陈馞弹劾蔡京与内侍交结,陈馞获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贬,出知江宁。

蔡京很不满,拖延着不去赴任。

御史陈次升、龚夫、陈师锡相继议论他的罪恶,蔡京被夺去官职,让他提举洞霄宫,居住在杭州。

蔡京被徙杭州,日夜盼望朝廷复用,刚好来了一个供奉官童贯,是杭州金明局主管,奉诏南下。

蔡京于是与他结为好友,开始狼狈勾结。

赵佶喜好书画,以及各种奇特的玩物。

童贯奉密旨采办,蔡京书法不错还善于绘画。

于是他刻意加工,画了屏障扇带,托童贯上呈,并代他购名人书画,加入题跋,冒写自己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