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李宝全歼金水军(1/2)
宿迁人魏胜平素号称智勇双全,曾经应募为弓箭手。
完颜亮开始南侵的时候,他跃然而起,立即聚集了三百个义士,渡过淮河,攻取涟水军。
接着他又进攻海州,遍树旗帜,点起烟火为疑兵,派人招降守城士卒,告诉他们金国败盟兴兵,朝廷特来兴师问罪,如果你们能开门迎降,秋毫无犯。
城中人听了大喜,立即开城相迎。
魏胜进入城中,擒住金国知州高文富,临阵斩杀了高文富的儿子高安仁,其余不杀一人。
他又招谕朐山、怀仁、沭阳、东海诸县,一一平定。
魏胜减少租税,释放罪囚,大开仓库,犒赏战士,发檄给远近,四方响应。
随后,他乘势夺下沂州,得到了数万套兵甲战备物资。
金将蒙恬、镇国率领一万人来争夺海州,魏胜设下埋伏等待。
金兵一靠近城池,伏兵突然冲出,杀死了镇国,其余敌军落荒而逃。
淮南总管李宝,代为上奏魏胜的功劳,赵构下诏命魏胜为海州知州。
完颜亮接到数路的警报,急忙想渡过淮河南下。
他命李通到清河口,建筑桥梁让大军过去。
他又怕魏胜袭击了后路,立即分兵数万,去围攻海州。
魏胜派遣使者向李宝去求援。
李宝是乘氏人,出身农家,重气节,有胆略。
绍兴九年,他在濮州聚众抗金。
失败后,南下投奔岳飞。
他奉命以河北路统领忠义军马名义,潜回山东联络抗金义军。
次年,金军南下,李宝为配合岳飞反攻,在山东多次袭击金军,钳制了金朝南下之师。
后来,他跟着韩世忠守卫海州。
李宝刚好率师过海,想从海上拒敌于胶西。
李宝得魏到魏胜的急报,当即带着手下兵士,去救援魏胜。
刚好金兵也到新桥,距离海州城只有十余里。
李宝当即挥兵迎战,双方正在酣斗。
魏胜趁机出城夹攻,金兵腹背受敌,顿时溃走。
魏胜回守北关,金兵又来攻打,再度被魏胜击退。
不久,金兵再攻东门,魏胜单枪匹马,出城呵叱,敌兵斗都惊骇而散。
次日一早,阴雾密布,金兵四面攻城,还是不能攻入,只得拔寨而去。
李宝既然解了海州之围,于是率领水军赶赴胶西白石岛。
这时金将完颜郑家奴,正好带着战舰出了海口,停在陈家岛,两军相距只有一座山。
张宝去祷告诸石神,北风骤然而起。
李宝就乘风出战,霎时间过了山,去攻打敌军。
鼓声震荡,敌人大惊,连忙举帆想跑,可是风浪卷来,战船无法行驶,反而害得敌兵心慌意乱,慌成一团。
李宝下令用火箭攻击,火随风涨,接连烧毁了敌船数百艘。
还没有着火的敌船,想向前迎敌。
李宝命令麾下壮士跳了过去,用短刀乱砍,金兵手足无措,只被杀得头颅乱滚,血肉横飞。
完颜郑家奴无处奔避,也被砍死。
其余金国将领倪洵等人见状,急忙表示情愿投降。
李宝把降将绑了起来,降兵收留,夺得统军符印以及文书器甲粮斛,数以万计。
不能带回来的东西,全部被焚毁。
火光熊熊,过了四昼
夜才熄灭。
至此,海上的金兵全军覆灭。
李宝因此功授静海军节度使、沿海制置使。
隆兴元年,兼御营统制官。
次年,又升沿海御前水军都统制。
完颜亮连得警报,忧怒交加,打算立即向清河口进军。
他在出发前分配作战任务时,攻打宋军各将领的任务都一一落实,唯有攻打刘琦一部的作战任务,全军无一人敢于应声接受。
完颜亮气愤得咬牙切齿,决定亲带大军与刘琦决战。
当时,刘锜被朝廷任命为淮南、浙西、江南东西路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总指挥部设在清河口。
刘锜扶病出镇扬州,并派部将王刚屯守宝应,又派部将吴超进驻淮河南岸的盱眙军。
十月,刘锜又兼京东、河北东路招讨使。
他扶病前驻盱眙军部署防务,又沿淮河进至淮阴。
金兵此次南下,采用毛毡裹船运粮,刘锜则派游泳好手潜入水中凿沉金人的粮船。
完颜亮于是不敢渡河,于是留下精兵与刘锜相对抗,另以重兵转入淮西。
淮西守将王权,是被刘锜所遣,但他不听从刘锜的命令,听说金兵来了,立即放弃了庐州,退守昭关。
如此一来,彻底破坏了刘锜的作战部署。
完颜亮于是渡过淮河进入庐州,王权又从昭关退保和州,再退到采石。
刘锜听说完颜亮已渡过淮河,也只得返回扬州。
完颜亮接着攻陷和州,又派遣部将高景山率兵攻打扬州。
刘琦正患病,于是扬州退驻瓜州,扬州被金兵攻陷,沿江上下,难民塞满了道路。
刘锜极力跑到皂角林,收抚流民,并命步将吴超、员琦、王佐等,整军准备抵御。
金军已占领真州,刘锜退守长江边的瓜洲镇,无日不战,为了稳定人心,又将妻、子从镇江迁来瓜洲。
金将高景山领兵前来,气势锐甚。
刘锜跃马直出,挥军突阵。
金兵分作两翼,来包围刘锜。
刘锜左冲右突,率众死战。
约有两个时辰,战马受伤倒地。
刘锜于是下马步战,杀开了一条血路,回到本营。
高景山从后追赶。
走了约半里路,路旁丛林里突然一声号炮,林中冲出许多弓箭手,射杀金兵,金兵达多中箭,只好退去。
这些弓弩手都是王佐的步卒,王佐见主帅被围,于是一面设伏,一面去救援。
刚好刘锜退回,敌军追来,王佐于是督促弓弩手,射退了敌兵。
刘锜回营换了战马,又招集各将,追击高景山。
高景山没有来得及预防,被刘锜一马冲入,手起刀落,把他砍落马下,金兵大溃而散,刘锜这才收兵回营。
经此一战,刘锜病情加重,于是他上疏请求派人代替自己。
当时两淮的警报,接二连三地传到临安。
赵构惊慌失措,急忙召杨存中到内殿,商议避敌,又命人转问陈康伯。
陈康伯听说杨存中到来,于是从容而入,并解衣置酒,和他商议大计。
杨存中说道:“皇上又想逃到海上去。”陈康伯说道:“我也已经听到了这种消息,明晨入朝,自然要极力谏阻。”杨存中的意思和他
相同,两人尽欢而散。
陈康伯于是次日上奏,极力说逃到海上不是什么好计策。
赵构满脸羞愧,只好不提逃跑的事,陈康伯这才退出。
不料隔了一夜,陈康伯忽然接到赵构的手诏,说是“敌人如果没有退走,应该遣散百官。
陈康伯知道赵构还是想着要逃跑,顿时勃然大怒,立即取来火把,把手诏烧焚,跑去上奏说道:“百官岂能散去?
百官一散,你的势力更加孤单,臣请陛下发愤亲征。
之前平江一役,陛下还记得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