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蹲大狱(一)(1/2)
“好了!
有什么好吵的!”
杨淼的大哥杨磊,实在看不下去,制止了他们。
杨银建有点忌惮自己的大儿子。
说起来话就长了。
七年前,杨银建身为副厂长作为厂长接班人培养时,出了一件丑事。
那一年,他作为即将提拔的干部,被派下乡搞路线教育时,却将当地的一个女知青的肚子搞大了。
这在当时,叫触碰了“高压线”。
当时,对利用职权玩弄女知青处理的是相当严苛的,轻则判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玩弄人数众多的,重则可判死刑。
女知青怀孕后,缠上了杨银建。
杨银建病重乱投医,想让大儿子杨磊,娶了那个女知青……
杨磊可不是纯男,上初中的时候,就解过同桌女同学的裤子,扒过女厕所的墙头,偷看过邻居家的新媳妇洗澡……也早尝过禁果。
他第一次与那女知青见面,俩人就擦出了火花……
事毕,杨磊发现情况不对!
对那女知青一顿拳打脚踢,威逼利诱,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他可不愿意为父亲背下这口脏锅!
父子俩先是互相埋怨、大吵,遂后大打出手……从此,父子俩积下了仇怨。
到了这个地步,女知青也破罐子破摔。
撵到杨家,扬言,她的诉求若得不到满足,就吊死在杨家的房梁上。
杨银建给老婆扈国卿,下跪了几个钟头,扈国卿掌掴了杨银建不知多少个耳光后,就去省城找到自己的姐夫,帮那女知青在省城安排了工作。
后来,又亲自带着女知青,去医院将肚中的孽种引产,以除后患。
扈国卿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家风使然。
跃进面粉厂新车间的包工头扈国营,其实是她父亲的私生子,其母过世后才被扈家认回的。
对扈国卿而言,若丈夫杨银建被法办、判刑,她的日子只会更不好过。
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她最终成了风光无限的厂长夫人……
杨淼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系有点搞不懂。
在她的眼里,父亲一向是个睿智、风趣、幽默的人,很善于获得女人的好感。
可是,父亲一遇到母亲,就变成了直男。
她隐约的知道,有几个女人跟她父亲的关系不一般;跟她母亲相好的男人,她也见过……
此时的杨磊,眼露出阴鸷,沉声的跟杨银建,说:“老家伙,那小子我早看他不爽了。
他的那一套销售方法,没有什么花头,简单的很!
我完全可以做的来的。
明日你下一道厂部决定书,将粮油商店并回到门市部……”
杨磊自从父亲让他背锅后,称呼杨银建就没有好词。
“你想让粮油商店并回门市部?
……现在,肯定不行。
他的那套销售方法,你觉得很简单?
……可你以前怎么没想出来?”
“哼,以前我没把心事放在这方面。
现在小妹受了他的侮辱,我总得给小妹出一口恶气吧?
……我准备找邵宝津来对付他!”
“你可不许乱来!”
“哼!
我俩——谁才会乱来事呢?
!
……你担什么心?
我肯定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的……”
“你,你暂时不许动他!”
……
杨淼没再来店里,几天以后,范建新以为他与杨淼的事就这样算了。
这已经临近春节,来店里排队买粮油的人更多了,仅小麦粉一项,一日的销售就有好几百袋,范建新亲自带人忙着调拨面粉,也没有时间再想这件事了。
可是,这天下午,在隔壁门市部主任杨磊,和厂长助理小刘的带领下,来了一帮子穿制服的人。
有物价管理局的,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也有东门派出所的民警。
有一位执法人员,向范建新出示了拘留证。
“有人告你干扰国家粮油统购统销政策,涉嫌投机倒把,不法销售白酒,非法集资……”
“你被拘留了!”
范建新从杨磊和刘助理的脸上,和他身后众多的虎视眈眈的门市部职工,秒懂了怎么回事!
他没有吱声,他知道八十年代还是人治的社会,极左的思潮仍残留在人们的意识里。
多说,辩解……无任何意义。
当他看到焦灼不安,从人群中挤过来的母亲,和准备跟人拼命的妹妹英子等人时,他微笑的跟母亲说:“妈,最近辛苦您了,您和老爸、英子回家去吧,该准备年货了,过几天就过年了。
记住,不要为我做任何事!”
三方联合执法人员,没有给范建新多少时间,将铮亮的手铐,给他戴上,带走了。
顿时,粮油商店乱套了!
职工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蒙了,排队前来买粮油的顾客也跟着骚乱了。
杨磊对着众人说,他代表跃进面粉厂来接管粮油商店,今日提前关门查账,什么时候营业,等候通知……
排了半天队,没有买到粮油的顾客,骂骂咧咧的散去了。
可粮油商店的职工,却群情激愤,大有要跟杨磊拼命之势。
这时,东大街的“魔头”邵宝津,带着一帮子手持棍棒、长砍刀的地痞流氓,突然过来了……
……
范建新被带到了东大街派出所。
审讯随即开始,三方人员联合审讯,审讯一直持续到深夜……
范建新可不想吃眼前亏,态度谦和的配合着审讯人员,和声细语的为自己辩解。
即便这样,他还是被打了,不算重。
这些审讯人员本身的素质就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极左又僵化。
见识狭隘,观念守旧,安于故俗,又是被杨磊忽悠来的,对政策把握的也不透彻。
哪里能辩论过范建新!
范建新,好歹前世参加过当年风靡一时的“大专辩论会”,他言辞犀利,辩的审讯人员老羞成怒。
范建新挨打了。
挨打后,范建新并没有表现出满腔的仇恨,脸色依然尽量的保持着平静、淡然,默默的忍受着这一切。
他知道,华夏步入法制社会还需要时间。
他的心里并没有鄙视这些人的意思,也没有仇视这些人,只是有些无奈跟无语,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前世,不知谁说过的一句话,他记得很清楚“时代的一粒尘埃作用于个人身上,无异于一座大山”。
在审讯室,他体味到这句话的深意。
审讯人员说他发放购买粮油的优惠卷,是在破坏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买粮油,搞赠送,就是干扰统购统销。
范建新心想,这是后世普遍存在的销售手段。
他辩解道“烟厂发放优惠购烟票;食品公司发购物的优惠券;酒厂只要是节庆日,都会发优惠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为什么他们可以发,我们粮油商店就不可以发?
这是让利于民,让老百姓获得实惠,不是好事吗?
……这样做,我们粮油商店的利益才是有损失的一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