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海上战术角逐(上)(2/3)
照片有不少,每一张上面都有数字编号,当他把每一张照片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眉头皱起。
这些间谍卫星拍摄的照片是由国防部指挥中心传真过来的,可以看得出来,这些照片都是不同时间拍摄的。
里面都是日美联合舰队庞大的舰队群,而让刘海江皱眉的是,这些照片的位置都不相同。
因为在照片下面,有详细的拍摄地址。
从这些照片表达的意思中,刘海江很快就得出,日美联合舰队已经完全离开了夏威夷群岛海域,照片下面说明上的经纬线也表明,这支舰队正朝马绍尔群岛东北方向运动。
“看来低估了美国的底线了,没有想到,一个马绍尔群岛就让盟军反应这么大。”
很快一个想法,出现在刘海江的脑海中。
“上尉,马上和太平洋战区取得联系,他们又有活干了。”敌人在变化,计划也要跟着变化,刘海江已经有很清晰的思路和想法了。
“是。”
“命令,全舰队立即开拔,目的坐标,东经xx,北纬xx。
立即通知潜艇部队,改道。
让加油机配合侦察机部队,执行最高警戒级别,侦查范围扩展的最远。”
从中兴十五年12月开始,中华大约仅仅用了预定时间的一半就占领了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东南亚,伤亡不过上千人。
这和当年日本的情况太相似了。
当初的日本在开战之初,也是所向披靡,在这一时期的整个作战过程中,日军没有损失驱逐舰级以上的大型舰只。
主要作战目标达成得如此迅速,致使日军对下一阶段的战略都未来得及研究和确定。
除须加强占领区的统治外,日军可能采取的战略有以下三种:第一,西进,攻占锡兰和印度;第二,南进,攻取澳大利亚;第三,东进。
向夏威夷方向扩大胜利战果。
前两种主张是军令部提出的,后一种主张是山本将军和联合舰队的参谋们所坚持的。
但是,日本陆军早就垂涎于亚洲大陆和苏联,反对把大量兵力投入到前两种作战行动中去。
因此,军令部则制定了一个谨慎的作战计划:从腊包尔发动攻势,夺取新几内亚岛东部,攻占所罗门群岛和新赫布里底,尔后,进占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和萨摩亚群岛,以便孤立澳大利亚。
日本军令部实施这项作战计划的第一阶段的目标是:3月初。
在莱城和萨拉莫阿登陆;4月以前完成进攻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港的准备工作。
但是。
山本海军大将及其参谋们认为,只有歼灭美国的航空母舰,才能在太平洋上保障日本的安全。
因而主张早日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以期诱歼美国的海军兵力。
4月初。
军令部勉强同意了山本的作战设想。
但对中途岛作战的时间等项具体问题仍在进行商讨。
杜利特空袭东京使人觉得。
山本海军大特的主张是正确的。
于是,大本营使根据军令部的建议,于5月5日下令:6月初实施中途岛作战。
两种主张妥协的结果。
日军采用了两个方向同时并进的战略,使其兵力过于分散。
其一是军令部用以孤立澳大利亚的作战,导致了珊瑚海海战,终于使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
其二是山本海军大将诱歼夏威夷舰队的作战,导致了中途岛海战。
然而在这个时空,很多都没有发生,因为中华加入进来了。
日美抱团,历史也面目全非。
此刻,摆在日美联合舰队眼前,只有寻找决战机会的唯一一条路。
因为不管是永野修身还是尼米兹,已经无法再一次承受国内的巨大压力。
“那帮该死的政客,他们会葬送美国的未来。”尽管尼米兹一再的咒骂,可他改变不了美国高层的决策。
刚刚抵达华盛顿的他,屁股还没有做热,就再一次启程,前往夏威夷。
本想让华盛顿准许自己的计划,可结果完全相反。
他根本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严令回舰队。
无奈下,战略再一次做出修改。
只是还好,至少华盛顿方面没有严格制定舰队的行动方案,否则他尼米兹就什么戏都唱不成了。
而尼米兹的目的,就是马里亚纳群岛。
只要能够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就能够切断很大一部分中华的海上交通。
不管是对马绍尔群岛,还是澳大利亚,都能起到间接支援的目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尼米兹不喜欢被动。
在他看来,战场必须由他来选择。
他明白中华进攻马绍尔群岛的目的,他不会按照中华的剧本前进。
选择马里亚纳群岛,能够一举多得。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美国的海军舰队,必须在中华太平洋舰队之前抵达马里亚纳群岛,并且采取猛烈的攻势。
尼米兹没有奢望自己的行动对方完全不知晓,但他有把握,中华太平洋舰队至少需要两天的反应时间,因为美国方面经过千万困难,终于破获了中华太平洋舰队的密电代码。
这就是他尼米兹的机会。
然而尼米兹不知道,在地球的高空轨道上,中华有超过三十颗间谍卫星。
这是战争中最大的bug,特别是在另外一方没有的情况下。
对尼米兹的计划,永野修身本身并不同意。
日本本来打算在10月份占领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港,后来由于中华的航空母舰部队进至西南太平洋,则将这一作战计划推迟到12月初实施。
为此,派出南云部队的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与“瑞鹤”号以及联合舰队的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前来加强日本的第4舰队。
日军夺取莫尔兹比港的企图在于,占领这一基地既能保护澳大利亚己方军事要地,又可使新几内亚北部的对方航空基地不能发挥作用,这样,盟军进攻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及萨摩亚群岛的翼侧就有了保障。
同时,日军还想进占图拉吉港,因为占领该地便可切断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水道。
在此地建起水上飞机基地,既可掩护莫尔兹比作战的翼侧。
又可为尔后向东南方向前进提供支援。
中华固守莫尔兹比港,不仅对澳大利亚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作为将来反攻的跳板也是不可缺少的。
日军的作战计划是,以12000吨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为主组成的海上掩护部队,首先支援图拉吉港的登陆作战,尔后转而西进,前去支援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
后者预定从斐济群岛出发,经约珊瑚海、马德水道,绕过新几内亚岛东端,驶往莫尔兹比港。
日军除对上述两他的登陆战组织直接掩护外。
还以航空母舰“翔鹤”号与“瑞鹤”号为主力组成突击部队。
从特鲁克南下,前去截击美军企图阻止登陆的任何部队。
与此同时,还派澳大利亚岸基航空兵担任侦察和支援任务。
这样,就有6支兵力分别参加上述两地的作战。
从日美太平洋战争期间。
日军常常采用这种复杂的兵力部署。
这已成为日军特有的一种战法。
以往。
它用这种战法对付组织涣散的劣势之敌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如果不能密切配合,互相支援。
这种战法就不符合集中用兵的原则。
日军每当忽视这两个重要条件时,都要遭到厄运。
对于永野修身想要在珊瑚海和中华舰队决战的计划,尼米兹称之为找死的计划。
虽然在澳大利亚中,还有不少的盟军战机可以出动。
但是在那个位置,更多的是中华的战机,别说小小的珊瑚海,就是珊瑚海再大一倍,中华的战机也可以全天进行攻击。
所以对于永野修身的计划,尼米兹坚决不同意。
最后在双方的调解下,各自做出了让步,日本联合舰队支持尼米兹的做法,而尼米兹的主力必须打头阵。
因为在几个月的冲突中,日本军舰损失最大。
这也算是对日本的一点安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