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22 乱战(二)(2/2)

这两辆都是带火炮的改进型。

因为没有注意波兰人往坦克炮口里面塞了东西,胡乱开炮的时候炸膛。

勇敢的波军则付出了伤亡近800的代价。

二战时期,这种规模的战斗足以引发战争。

双方互相陈兵威胁,本身就是准战争状态。

谁开第一枪反倒已经不再重要。

只要不是历史上德国对波兰作战的那种模式,这种战争也算是欧洲常见的姿态。

小胡子很快就接到了汇报。

对于德军的“战败”,小胡子真心不太在意。

他心中感到有些遗憾,能够再等等的话,英国人很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这时候动手就非常有利。

同时,小胡子也对波兰人的冲动表示了极大的欣慰。

想发动战争是很困难的事情,波兰人杀进了德国境内,彻底为小胡子对波兰宣战扫平了一切障碍。

6月15日当晚,德国以波兰入侵德国为理由,向波兰正式宣战。

6月16日,在印度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就丘吉尔得到的情报中,英国方面立刻介入此事,英国派遣代表前往柏林,要求德国立刻停战。

英国向德国表示,英国愿意调查此事。

实际上英国安插在波兰的人员已经大概弄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波兰军队内部调查很快就把自己一方的军人误发射炮弹的事情了解清楚。

只是这件事根本没办法对德国做出解释,德国人对波兰的进攻蓄谋已久,依照现在的国际惯例,波兰假如要做出“实事求是”的解释,只会让德国获得夺取但泽走廊的正式理由。

波兰是坚决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波兰干脆一口咬定是德国率先对波兰发动了进攻,波兰军队奋起反击。

波兰方面要求英国旅行同盟国的义务,一起对德国宣战。

那发炮弹是怎么混进训练弹里面的,众说纷纭。

倾向波兰一边的对此要么不置一词,要么干脆提出了间谍阴谋论。

认为是德国间谍把炮弹混入了训练弹,再把这些弹药专门送到了新入伍的炮兵那里。

反对者们当然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如果这样的话德国就该有完全不同的应对措施,没有任何必要只放一发,而是要放多发。

而且波兰方面是进攻者,如果波兰没有采取这么激烈的应对措施,战争虽然不可避免,却能够适当的拖延一阵。

但是这些参战的波兰军人一部分战死,一部分在战俘营被虐待而死。

还有一部分跑去了英国,在英国之后发动的一系列战斗中战死。

还有一些后勤人员甚至被苏联人俘虏,最后成了消失的一群。

事情的真相成了一个极大谜团。

只是德国宣战,波兰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有任何失误,注定会发生的战争就爆发了。

德国与波兰都调兵遣将,战斗迅速扩大。

德国从三面包围了波兰,波兰则选择了以东普鲁士为自己的主要进攻方向。

1226年,波兰的一位大公邀请条顿骑士团来帮助他们抵御波罗的海与普鲁士的异教徒,从此开始了引狼入室的日子。

条顿骑士团在波兰开始建立起一系列的据点,最终建成了条顿骑士团国。

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与条顿骑士团国之间播发了格伦瓦德会战,最终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战胜了条顿骑士团国,最终决定了条顿骑士团国的衰落。

即便如此,作为条顿骑士团国核心的东普鲁士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普鲁士手中。

如果能够夺取了东普鲁士,不仅仅是消除了三面受敌的威胁,还能沉重的打击德国人的信心,同时能够完成波兰收复近千年年前丢失的土地的大业。

只是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德国在德波边境上陈放的坦克部队都是以一型坦克为主,这种与其说了坦克,还不如说是一种装甲战斗车辆。

波兰对德国的进攻很快就被德国空军与陆军给遏制住了。

到了6月19日,德国开始反击。

反击中还有一型坦克,但是一型坦克已经不是作战主力。

出现在波兰人面前的是三型坦克。

这是中德一起研究的技术。

中国、德国与苏联都充分从美国引进了不少技术。

而中苏之间的技术交流颇为紧密,苏联引进的悬挂系统也转而提供给中国。

陈克对坦克没什么研究,能记住的都是些名词。

中国坦克倒是很想采用液压悬挂与传动技术,不过这玩意对技术要求过高,最后中国还是选择了更加适合现阶段的悬挂技术。

只是陈克毕竟是柴油机厂以及铁路子弟,这两方面的技术他了解的还有点意思。

特别是直喷式柴油发动机,加上后来研发的涡轮增压装置,中国坦克的发动机功率高于德国发动机。

而且陈克本人好歹也是个“伪军迷”,对德国那种精雕细琢的坦克风格很不赞赏。

中国开发的主战坦克是外型类似59式的坦克。

陈克还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超前理念。

这种理念的基础必须是造过很多坦克,无数的钱砸下去之后,对坦克结构有着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拿出各种模块。

中国对坦克研究不过二十年,尽管陈克的“瞎指挥”有着无人敢反抗的威力,结果中国坦克还是走了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中国与德国与苏联进行了充分合作,双方在很多技术参数上进行了合作。

这就造成了德国的坦克更快的定型。

坦克炮也很快升级到了47与50口径。

当然,德国人并不清楚,中国到了1939年依旧在艰苦定型的主战“中型”坦克此时的重量已经超过30吨,火炮口径已经达到了恐怖的88口径火炮。

105口径的坦克用火炮也在加紧研制中。

此时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在重量与火力上与中国这种“中型”坦克相比。

即便如此,德国的三型坦克重量也超过了12吨,无论是火力与机动性都不是一型坦克可以相提并论的。

哪怕是遭到了波兰先发制人的进攻,德军的新型坦克进入战场之后,依旧震慑了波兰军队。

到了6月21日,德国人不仅遏止住了波兰人向东普鲁士方向的进攻,在其他方面上都开始对波兰发动了攻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