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1章 辽国主发兵南侵(1/2)

再说石重贵继位之后,接连遭遇水旱,又有飞蝗为害,以致国中到处发生了饥荒。

朝廷于是派出遣六十余人使者,四处搜括百姓的粮食。

此时桑维翰已经是侍中,请求石重贵重新结好辽国,以免遭来兵祸。

但是景延广有恃无恐,再三阻挠。

石重贵又非常信任精延广,言听计从,拒绝了这个建议。

朝中大臣,除了景延广之外,就要数丧维翰。

现在桑维翰的话都没有永,别人的话更没有用。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料定景延广如此鲁莽行事,必然引起巨大的祸事。

但是他知道力争也没有用,便招募兵马戍守边境,奏请设置兴捷、武节等十余军,作为准备。

这时平卢的节度使杨光远,有了异心。

之前,石敬瑭曾经把三百匹良马借给了杨光远。

景延广于是用石重贵的诏命向他索取。

杨光远没有办法,只得送回,随即对左右奴道:“这分明是已怀疑我了!”杨光远便暗中召他的儿子单州刺史杨承祚回来。

杨承祚接到父亲的书信,于是声称母亲有病,连夜打开城门,奔向青州。

后晋朝延得知之后,任命左飞龙使何超暂时主持单州事务。

又派遣内班使者去赏赐给杨光远玉带、御马,以此安抚他。

杨光远见儿子回来,派遣骑兵进入淄州,劫掠了刺史翟进宗还归青州,以此试探朝廷的反应。

石重贵鉴于杨光远实力强悍,不敢责备,反而升杨承祚为登州刺史,方便他行事,想以此稳住杨光远。

朝廷的做法,使得杨光远更加骄纵。

他暗中派遣密使到辽国,对耶律德光说晋主辜负了恩德、违背来盟约。

现在国内饥荒严重,如果趁着这个时候攻打,必定可以一举夺取晋室的天下。

投降了契丹的赵延寿,也极力劝说耶律德光南征。

耶律德光本就跃跃欲动,此时更是下定决心,于是下令聚集了山后和卢龙的兵众,约有五万人,让赵延寿统领,委任赵延寿经略中原,并说道:“如果能夺得中原,当立你为皇帝。”又常常指着赵延寿对晋国的人说道:“这就是你们的皇帝。”赵延寿喜欢的了不得,连忙伏地叩谢。

因此他更加竭尽全力,替辽国谋划夺取中原的办法。

这一年,春季、夏季干旱,秋季、冬季又大水泛滥。

蝗灾大起,东边从海边开始,西边到达陇山,南边跨过长江、淮河,北边到幽州、蓟州。

原野、山谷、城廓、庐舍飞满了蝗虫,竹叶、树叶都被吃光了。

加上官府搜刮民间谷物,使差督催责罚严苛而且紧急,以至封闭碓臼碾磨,不留口粮,有因为隐匿粮谷而犯罪抵命的。

县令往往由于督催不上来,归还印信,弃官而逃。

民众饥饿而死的达数十万口,流亡逃荒的不可胜计。

因此留守、节度使以下到将军,各自捐献马匹、金帛、粟草,用来帮助朝廷。

朝廷因为恒州、定州饥馑严重,特许这两州不要搜刮民间谷物。

顺国节度使杜威,也就是杜重威,因为避石重贵

的讳,改名杜威。

他奏称军粮不足,请求像各州一样搜求,石重贵却也准许。

杜威采用了判官王绪的谋略,检查索求几乎净尽,获得一百万斛。

杜威却只奏报三十万斛,其余的都收进了他的家里。

杜威又命令判官李沼向民间以借贷的名义,又搜取了百万斛。

到第二年春天出售,赚了二百万钱,全境因此深受其害。

定州的官吏也想引援杜威在恒州的做法上奏,但是义武节度使马全节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说道:“我做观察使,职责在于养民,怎忍心学他那种做法啊!”定州百姓因此情况稍好一些。

再说赵延寿接受了耶律德光的任命之后,当即统兵起程。

他刚到幽州,留守赵思温的儿子赵延照前来投靠。

于是赵延寿命赵延照为先锋,率军南下,直逼贝州。

后晋朝廷因为贝州是水陆要冲,于是聚集了大量的粮草在这里,作为大举进军时的储存,用以防备辽国。

同时后晋朝廷把贝州升为永清军,先是由节度使王周管辖。

后来王周调任,改用王令温。

有个军校邵珂性格凶狠不讲理,王令温于是贬黜了他。

邵珂心中怨恨,暗中派人跑到辽国,说道:“贝州粮食很多,但是兵力弱,容易攻取。”

刚好王令温入朝觐见石重贵,不在贝州,临行前保举前复州防御使吴峦暂时主持州务。

吴峦到达贝州之后,刚好遇到辽国兴兵侵犯。

吴峦推诚相待将士,发誓坚守城池。

将士们被他感动,愿效死力。

不料居心叵测的邵珂居然在吴峦面前,自告奋勇,情愿独当一面。

吴峦不知他暗怀鬼胎,反而对他奖勉,令他率兵坚守南门,自己率军守东门。

赵延寿到了贝州,立刻挥军猛攻。

吴峦亲自登城督守,辽人的攻具,大多被吴峦用火烧毁,残缺不全。

不久,耶律德光亲率大军来到贝州城下,再行进攻。

吴峦毫不胆怯,一面向朝廷求援,一面率领将吏死守。

不料邵珂竟然大开南门,把辽兵放进城中。

辽兵一拥而入,全城大乱。

吴峦自然懊悔不及,依然率人和辽兵进行巷战。

最后,实在支持不住,吴峦投井而死。

辽军把贝州城攻取下来,杀害的晋国军民数万人。

此时石重贵即位满一年,正在御殿受贺,庆赏上元。

忽然接到贝州警报,说是危急异常。

石重贵召群臣计议,群臣多说道:“贝州是水陆要冲,关系甚大。

但前此已拨给很多粮食,大约可支持十年。

为什么一旦遇寇,便这般紧急!”事重贵道:“想是知州吴峦,夸大了敌人的气焰,待朕慢慢地遣将援助他就是!”

过了数日,又有警信到来,说是贝州已经失守,吴峦殉国。

于是后晋朝廷这才着忙。

石重贵于是命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河阳节度使符彦卿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右神武统军皇甫遇为马军右厢排阵使,陕府节度使王周为步军左厢排阵使,左羽林将军潘环为步军右厢排阵使,率兵三万,去抵御辽兵。

高行周受命之后,率领前军首先出发。

刚好成德节度使杜威,派遣幕僚曹光裔到青州,对杨光远陈说祸福。

杨光远即令曹光裔入奏,诡称自己忠心不二,儿子杨承祚私自回家,实在是回来探视有病的母亲,自己既然蒙受皇恩,全族感恩,怎敢有非分之想。

石重贵信以为真,又命曹光裔去安慰杨光远。

其实杨光远哪里是真心,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石重贵却以为东边已经无忧,可以安心北征。

于是他任命前邠州节度使李周为东京留守,自己率领禁军出发。

又加封景延广为御营使,用兵的方略和号令都出自景延广。

自宰相以下,都不能参预。

景延广借着权势任性使气,凌侮诸将,即使是石重贵也不能制止他。

行军途中,连接各处警报。

河东奏称辽兵进入了雁门关,恒、邢、沧三州,也派遣使者禀告有寇进入境内,滑州飞奏耶律德光到了黎阳。

石重贵于是命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成德节度使杜威为副。

再派右武卫上将军张彦泽等人,到黎阳抵抗辽兵。

石重贵担心辽兵势盛,不能抵挡,又派孟守忠给辽主耶律德光写信,要求恢复旧好。

耶律德光复信说道:“已经形成的局势,不能改变了。”石重贵不免心焦,只得硬着头皮北行到了澶州。

这时探报称辽主耶律德光驻扎在元城,赵延寿屯并南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