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0章 高粱河宋军惨败(1/2)

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宋廷之宋后,赵光义便命令中使康仁宝监督着刘继元,催促他收拾行装,召齐刘家全族,限期离开太原,赶赴汴梁。

刘继元除了带着自己的家眷随行之外,其余的宫女,全部献给了赵光义。

赵光义把她们分别赏赐给了立功将士,依然令康仁宝押着刘继元等,南下京城。

赵光义随即命令毁掉太原旧城,改名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派人逼迁太原百姓去居住。

接着放火焚太原的房屋,太原百姓只得搬迁。

北汉平定,但是北边还有辽国虎视眈眈。

赵光义于是从太原出发,想乘胜讨伐辽国,夺取幽、蓟等州。

潘美等人都认为将士疲惫,粮饷也不多,不利北伐。

只有总侍卫崔翰说道:“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乘此破竹之势,很容易取胜。”

赵光义听了,很是高兴,当即下令枢密使曹彬调发各地屯兵。

当时宋军诸将比赵光义冷静得多,他们以大军云集,粮储不及劝谏。

赵光义却拒绝他们的建议,下诏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限期转运至镇州北面行营以备供应。

当时扈从六军,有一些没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结的,赵光义大怒,要按军法处置,被臣下谏阻。

而当时的辽国对燕地的防守其实早有部署。

韩侼、耶律善布、耶律沙等人奉命救援北汉时,已命数员大将率兵戍守燕地。

辽国在幽州常驻的汉兵,有一万八千余骑。

如果辽国大举南侵,一般调集东京、中京诸路兵,兵力可达二十余万。

赵光义率军到达东易州的时候,辽国刺史刘宇献城投降。

赵光义留下一千多士卒协助防守,率军接着攻入涿州。

辽国判官刘原德也举城投降,宋军于是又乘胜到了幽州城南,驻扎在宝光寺。

当时辽南京守将为权知南京留守事韩德让以及权知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

另有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统军使萧讨古等军在城北屯扎。

辽将耶律奚底率着辽兵,从城北来攻宋军。

宋军杀了过去,勇不可当,辽兵大败而逃。

赵光义于是命令宋偓、崔彦进、刘遇、孟玄喆四将,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四面攻打。

同时他又分兵,去攻取附近的城池。

蓟州、顺州相继投降,但是幽州却没有被攻克。

辽国守将耶律学古设法固守,宋军没有进展。

赵光义于是亲自督战,日夜猛攻,城中倒也有些害怕。

正在此时,有探卒向赵光义禀告,辽国宰相相耶律沙率军来救幽州,前锋已经到了高梁河。

赵光义听了,便说道:“敌人的援军已到了高梁河?

我军不如前去迎战,杀败了援军,再返回来夺取此城不迟。”说完,就下令拔营向高梁河进发。

宋军快要到河边的时候,果然看见辽兵渡河而来,差不多有数万人马。

宋军将士都跃马出阵,手握兵器,杀了过去。

耶律沙也不退缩,指挥辽军抵拒。

顿时两边金鼓齐鸣,旌旗飞舞,直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号。

约莫过了两三个时辰,辽兵伤亡很多,渐渐地不能支持,于是向后退去。

赵光义见辽兵要退,立即手挥令旗,驱军追赶。

正走之际,突然听得数声炮响,辽军左右两翼杀了出来。

左翼是辽将耶律斜轸,右翼是辽将耶律休哥。

耶律斜轸字韩隐,是于越耶律曷鲁之孙。

耶律斜轸聪明机敏,但是不善治理生计。

枢密使萧思温向朝廷荐举耶律斜轸,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干,辽景宗耶律贤说道:“这我也知道,只是他放荡不羁,怎么会屈身接受控制呢?”萧思温回答道:“他外表上显得放浪,其器量才干却不可限量。”

于是辽景宗召见耶律斜轸,询问他军国大政。

耶律斜轸的回答切中事理,由此深得辽景宗器重。

辽景宗于是把皇后萧绰的侄女萧氏嫁给他为妻,命他节制西南面诸军。

后来,又命他援助北汉,改任南院大王,任西南面招讨使。

保宁八年六月,改任北院大王。

北宋再度进攻北汉的时候,耶律斜轸跟随耶律沙在白马岭遭遇宋军,耶律沙作战失利;耶律斜轸率军出击,命令属下万箭齐发,宋军慑于声威,丧失胆气而退。

耶律休哥也是辽国名将,智勇双全。

他的部下都是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

此时宋军已经打得疲乏不堪,怎抵挡得住这两支劲卒横冲过来,顿时纷纷散乱。

耶律休哥趁这这个机会,冲入中宋军阵里,来取赵光义。

赵光义吓得面无人色,急忙命诸将护驾。

可此时诸将各自正和辽将对战,一时不能顾到他。

急得赵光义不知所措,幸亏辅超舞着钢刀,呼延赞挥着铁鞭,在左右保护。

在他们的拼杀下,护住赵光义逃到了涿州。

其余宋将也陆续逃回,检查军士,已经战死了一万余人。

此时已经天黑,宋军正想进城休息。

不料耶律休哥带着辽兵,紧跟着杀到。

宋军喘息未定,哪里还有心思迎战!

于是一听说辽军到来,众人各寻生路,都四散奔逃。

就是赵光义的卫队,也大多奔逃。

赵光义到了这个时候,除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赵光义只好加鞭快走,向南逃命。

偏偏天色已经昏暗,道路难辨,路又难行。

赵光义听到后面的喊杀声音,依然没有停下,自然是心慌不已。

途中天色越来越暗,连这匹马也一跷一突,跑不过去。

赵光义心急如焚,只得将马缰拉紧,用鞭乱抽,马匹忍痛不住,自然不管什么艰险,索性乱窜,扑塌一声,掉入了泥滩之中。

赵光义急忙叫麾下卫兵救驾。

哪知他的前后左右,早已空无一人。

赵光义想欲下骑掀马起来,又怕马足难以拔出。

说不定连自己也会搭进去。

赵光义不禁仰天叫道:“我被崔翰所误,以至于身陷危机,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赵光义话音未落, 但见前面火光闪闪,有一队人马到来。

他也不知是宋军,是辽军,自然更加惶惑不安。

等来军走到附近,才看见旗帜上面,现

出一个杨字。

赵光义不觉大喜道:“估计是杨业到了。”

原来杨业投降宋廷之后,就跟着征讨幽、蓟。

只是因为赵光义命他再去太原搬运粮械,接济军需,所以他去了好几日,到现在才运粮返回。

刚好赵光义遇险,中途相逢。

赵光义太急忙求救,杨业跃马入进入泥滩,把赵光义轻轻提起,递给了岸上的小将,然后再去牵马,好容易才得登岸。

赵光义早已在岸上坐着,杨业又率小将拜见,自称道:“臣救驾来迟,应该降罪。”赵光义说道:“卿说哪里话!

如果不是你及时出现,恐怕朕的性命都难保。”赵光义又问小将何人?

杨业答道:“这是臣儿杨延朗。”赵光义说道:“卿有此儿,也算是有一匹千里驹了。”说着,后面尘头起处,好像有辽军追来。

赵光义皱眉问道:“辽国的军队又要追到,我们该如何是好?”杨业答道:“请陛下先行一步,由微臣父子去退敌就是。”说完,杨业便去牵御马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